在第二屆官洲國際生物論壇于廣州國際生物島拉開序幕之前,中國科學院院士、同濟大學原校長裴鋼就提前入住到了生物島。 作為廣州再生醫學與健康廣東省實驗室的理事長,裴鋼希望在五年到十年內,將廣東省實驗室打造成...
柯偉,1932年12月生,原籍浙江黃巖。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所學術咨詢評議委員會主任。...
爆發式增長的組學和大數據研究是否會顛覆生物醫學領域的研究模式?如何保護和利用好我國龐大豐富的遺傳資源?飛速發展的測序行業,未來和機遇又在何方?“科研圈”對生物信息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生物物理所...
2018年11月30日至2018年12月1日,由美中醫藥開發協會(Sino-American Pharmaceutical Professionals Association,以下簡稱“SAPA”)中...
康樂現為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美國昆蟲學會會士,著名的生態學家和昆蟲學家,是國際生態基因學研究的領銜科學家。目前康院士還擔任著河北大學校長、中科院北京生命科學院院長等職...
愛斯特(成都)生物制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愛斯特)成立于2005年,是一家致力于為全球制藥公司提供小分子醫藥中間體定制研發(CRO)、定制生產(CMO)、定制研發生產(CDMO)和API工藝技術委托...
來自62級化學系的方榮祥主攻的領域是“植物病毒學和植物生物技術”,2003年他當選為中科院院士。年近七十的方榮祥身體有恙,行動不似年輕人那般自如。然而與筆者間隙談天,他所展露出的科學家的思維和行事方式...
劉業翔,輕金屬冶金與工業電化學專家,中國有色金屬冶金學科領域的學術帶頭人之一,1997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曾先后擔任原中南工業大學黨委書記、書記兼校長,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學科評審組成員,國家教...
隨著社會的發展與科技的進步,化學與人們生活中衣、食、住、行越來越密切。在不經意之中,我們經常遇見一些化學與生活的完美結合,正可謂-生活處處顯化學。而現代人的“生活化學能力”是否過關,這可是直接關系到...
張鎖江,化學工程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1986年畢業于河南大學化學系并獲學士學位;1994年畢業于浙江大學化學系并獲博士學位;1995年獲得日本文部省獎學金并赴日本留學;2010年任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
李大東,1938年2月24日出生,北京市人,原籍山東省德州市,石油煉制催化劑及工藝方面的專家,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11月17日上午9:30,在深圳人才公園求賢閣二樓,化學院士吳云東教授作了主題為《科學?人才?人生》的演講,南方+全程進行了線上直播,化學加在此也特別轉載分享給您。...
在辦公室見到鞠躬院士時,89歲的他和藹可親,正在電腦上仔細看一張圖片。他熱情地招呼記者:“歡迎你們也看看,這可是我最珍惜的禮物。”這是一張許多圖書封面的照片合集,全部都是巴金先生的文學作品,每一個封面...
中國化學會有機化學學科委員會經通訊投票進行了新一屆委員會的選舉。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的丁奎嶺研究員當選為新一屆學科委員會主任,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楊震教授、南開大學崔春明教授、清華大學劉磊教授...
高從堦,化工分離專家。山東省即墨市人。1965年畢業于山東海洋學院。杭州水處理技術研究開發中心研究員。長期從事功能膜及工程技術的研究和開發。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硫元素與硫化物質對于生命演化有哪些重要意義?什么是硫化學?研究和發展綠色硫化學的挑戰與機遇有哪些?綠色化學的發展面臨哪些挑戰?今天我們來看一篇藥明康德對華東師大化學學院姜雪峰教授的專訪,聽姜雪峰教授如...
陳小明,中國科學院院士,無機化學家,中山大學化學學院博士生導師。1983年于中山大學化學系獲學士學位,1986年獲碩士學位,1992年于香港中文大學化學系獲博士學位后回到中山大學工作。1996年獲國家...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60年來,廣工大懷抱家國情懷,教育強國夢想,為國家和社會培養了40余萬英才俊杰。他們秉承廣工大精神和優良傳統,把人生價值融入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閃耀著奮斗者的光輝。他們...
10月23日,中共中央組織部在北京大學宣布了中共中央、國務院的任免決定,邱水平任北京大學黨委書記(副部長級),郝平由北京大學黨委書記轉任校長;林建華不再擔任北京大學校長職務。林建華曾創5年內任三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