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80年代,當他還是一名學子,聽到老師說“21世紀是生物學的世紀”,便一心扎在了生物學的天地中出不來,如今,他已成為藥物開發領域擁有超過20年豐富經驗的免疫學大神,行業里關于盧宏韜的傳說一直存在。...
一個真正的科學家在面對諸多影響選擇的因素時,他內心的天平會傾向何方? 張東輝給出的答案是,自己所從事研究的發展前景以及研究機構的科研氛圍。 ...
前段時間被首席醫學官(CMO)到底有多貴的資訊刷了屏,動輒百千萬的薪資在行業也著實引起了一波關注。屬實也好,戲稱也罷,終究反射出CMO在創新藥企里的重要性及國內專業臨床開發團隊的稀缺。...
按照《侯德榜化工科學技術獎獎勵辦法》的規定,中國化工學會于2019年1月啟動了2019年侯德榜化工科學技術獎評選的提名工作。經有關單位提名、專家初審和會議評審,評選出陳健等49人為2019年侯德榜化工...
20世紀是個大師輩出的時代,世紀之初的量子論、相對論、波粒二象性等物理學革命成果促使化學面貌煥然一新,鮑林這樣一位天才化學家生逢其時,研究興趣橫跨化學、生物化學、醫學并且成果豐碩,此外他還是一位堅定的...
業內把申華瓊稱為中國創新藥臨床研發的先行和傳道者,但她更愿意把自己定位在“師長”的角色上。“把知識傳播出來,讓更多的人能夠帶著國際視野做臨床研發,這很有意義。我也在這個過程中學到很多東西。”她表示,“...
2018年12月,王在琪創立應世生物。應世生物的英文是“InxMed”。面對偉大時代,公司應世而生,公司的名字也反映了應世的使命,“to Invent Individualized Medicine ...
7月28日至8月1日,第十七屆全國膠體與界面化學學術會議在無錫成功舉辦。本次會議由中國化學會主辦,中國化學會膠體與界面化學專業委員、江南大學和合成與生物膠體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共同承辦。開幕式上頒發了20...
查全性先生1925年4月11日出生于江蘇南京,祖籍安徽涇縣。1939年至1942年在上海大同大學附中高中部學習,1947年從上海大同大學轉學進入武漢大學化學系,1949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0年...
南開大學的校園里,88歲的李正名院士每天騎著自行車來往于化學院實驗室和家屬樓之間,這是他幾十年不變的路途。就是這樣一位樸素謙和的老人,卻是填補了國內外谷田長期無除草劑技術空白的功勛人物。為了讓我們的糧...
與其說施蘊渝是一位堅持不懈追逐兒時夢想的科學家,不如說她是一位在科學界櫛風沐雨的創業者。她本想憑優異成績圓夢北大,卻被中學領導推薦結緣科學名校中國科大,從此個人成長與學校命運、國家命運緊緊綁在一起。...
究竟什么樣的藥物可以稱為創新藥物,幾乎每個人都在講,每個企業都在說,做西藥的在說,做中藥也在說,都號稱創新藥,但在創新藥中卻連最重要的一個因素都未滿足,那就是一定是要在國際上是創新的,是國際上目前為止...
李文輝的主攻方向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機制,隋建華的專長是抗體工程,夫婦倆分別于2007年、2011年回國,加盟北生所。在隋建華的協助下,經過5年的艱苦努力,李文輝團隊于2012年11月在世界上首次發現了...
近日,歐洲科學院(Acadamia Europaea)發布2019年新增院士名單,吉林大學于吉紅教授當選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華東理工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張金龍教授當選歐洲科學院院士(外籍)。...
化學家校長嚴純華央視開講點評校園愛情:“校園戀愛,一個是學會尊重,另一個是學會自立。用化學術語來解釋就是:激發態永遠是一個快的、短壽的、高能量的狀態,而真真過日子的是靠基態。激發態讓你認識他,基態讓你...
CCTV1《開講啦》特別策劃“我們的大學”系列節目,6月22日的開講嘉賓是中國科學院院士、華南理工大學校長——高松,他將帶領大家走近南國這所被譽為“中國四大工學院”之一的華南理工大學。高松剛剛踏進華工...
南開大學2019年(本碩)畢業典禮于 6月27日在該校舉行,該校校長曹雪濤在典禮上對順利完成學業的3312名本科生和2927名碩士研究生寄語:從今天起,你們將作別這段難忘的求學時光,帶著南開賦予你們的...
傳說中的愛麗絲來了,姓“顏”名“寧”。她的履歷無需贅述,可我們還是忍不住再嘮叨一次:未滿30歲從普林斯頓博士畢業回到清華任教,成為“清華最年輕教授”;2017年成為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首位雪莉·蒂...
隨著技術進步,通過化學手段所創造出來的物質越來越多,由此引發的社會問題也隨之而來:化學品是不是會造成環境污染?甚至出現了“我們恨化學”。丁奎嶺是有機化學的專家,29歲當上正教授,到47歲當上中國科學院...
毛新平,男,1965年6月出生于湖北鄂州,材料加工工程專業,博士、博士生導師、教授級高工、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新世紀百千萬工程國家級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