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把更多機會和空間留給年輕人。”今年9月底,中科院院士、浙江大學教授沈之荃正式從浙江大學退休了,這是她的心聲。沒有任何特殊儀式,默默功成身退,一如她的性格,不存聞達依附,但求淡泊人生。...
什么是手性分子?如何合成手性分子?10月14日,在未來青年論壇上,中國科學院院士、2018年未來科學大獎物質科學獎得主周其林就“手性分子合成”發表主旨演講。...
蔣有緒勉勵年輕一代,要認真選擇努力方向,一旦選定就勇往直前。他說:“大自然可以把人的知識變活,并不斷激發人的思想活力。觀察大自然培養人看待事物的系統觀念,鍛煉人的思維分析能力。這是一個生物科學工作者取...
唐守正,1941年生于湖南邵東。中國科學院院士、森林經理學家、林業統計學家,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首席科學家、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第九屆、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曾任全國政協資源環境委員會委員、國務院參事。...
10月12日上午,教育部在華南理工大學宣布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中科院化學部院士高松調任華南理工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王迎軍不再擔任華南理工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值得一提的是,高松院士與2017年12...
《生命時報》第1255期頭版刊發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院長陸林撰寫的《心理健康應排首位》,結合他30年從醫經驗,暢談對國人精神心理健康的觀察和思考。...
“當了十年的腫瘤科臨床醫生,在跨國企業做了十年的抗腫瘤藥物研發。”鄒建軍這樣總結自己來到恒瑞之前的職業生涯。...
有人問到涂永強院士,通往院士之路是怎么設計的?涂永強的答案是:從來沒有設計過,走好每一步,做好每一件該做的事,學什么就盡力學好。當年高考是為了改變人生,如今,追求知識、追求科學、不斷探索已成為我的興趣...
美劇《絕命毒師》塑造了一位安分守己、兢兢業業的高中化學教師身患癌癥后鋌而走險逐漸墮入深淵的傳奇犯罪故事,精彩絕倫的劇情吸引了無數粉絲。當今化學界,有著一位長相神似“絕命毒師”的化學家(當然純屬作者的個...
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一半頒給Frances H Arnold,獎勵她實現了酶的定向演化;另一半頒發給George P Smith和Gregory P Winter,獎勵他們實現了多肽和抗體的噬菌體呈...
“希望能推動中國腫瘤領域藥物開發以及腫瘤精準醫學發展。”聞丹憶終于如她回國前所夢想的那般,在中國做出了更有意義的事情,為這個社會帶來更大的影響。...
諾貝爾獎是科學領域至高無上的榮譽,摘得諾貝爾獎桂冠的科學家除了受到世界范圍內的認可,還會得到一筆不菲的獎金,用世俗眼光來看可謂“名利雙收”。然而,卻有這樣一位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他大名鼎鼎,以他名字命名...
為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及習近平總書記5月2日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精神,踐行教育部 “以本為本,四個回歸”,建設一流本科、做強一流專業、培養一流人才,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在本科生課程中開展了優秀學...
與倪嘉纘院士約定下午2點在他的辦公室見面,可此時偏偏下起了瓢潑大雨。擔心先生淋雨,打電話過去詢問采訪是否延遲,84歲的倪老回話“采訪正常進行”。...
“沒想到院士這樣的‘大咖’,還這么和藹。”看著臺上正在發言的中國科學院院士江桂斌,中國科學院大學(以下簡稱“國科大”)1810班大一新生張泊寧不禁向記者感慨。...
“中國版諾獎”2018年未來科學大獎今日揭曉。李家洋、袁隆平、張啟發獲得生命科學獎,馬大為、周其林、馮小明共同獲得物質科學獎,林本堅獲得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單項獎金100萬美金。...
潘復生,男,漢族,1962年7月30日出生于浙江金華,工學博士,重慶大學材料學科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工程院院士。...
種康,陜西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中科院“百人計劃”入選者。現任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副所長,中國科學院光合作用與環境分子生理學重點實驗室主任。2017年11月,當選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