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上午,華南理工大學召開學校干部教師大會,宣布教育部關于華南理工大學校長職務任免的決定。會上宣布了教育部關于高松任華南理工大學校長,王迎軍不再擔任華南理工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職務的決定。據(jù)了解,王迎軍卸任后將繼續(xù)作為國家人體組織功能重建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無機非金屬材料學科帶頭人、廣東省科協(xié)副主席,帶領其團隊進行學術科研工作。
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朱之文,教育部人事司司長張東剛,中共廣東省委組織部、省委教育工委負責同志,華南理工大學黨委書記章熙春,前任校長王迎軍、新任校長高松等出席了大會。
高松
高松個人履歷
高松,男,漢族,1964年2月出生,籍貫安徽省泗縣,中共黨員,1988年7月參加工作,理學博士,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
1981年至1985年,北京大學化學系本科生;1985年至1988年,北京大學化學系碩士研究生;1988年至1991年,北京大學化學系博士研究生。200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化學學部院士,同年當選為英國皇家化學會會士。2013年當選發(fā)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主要研究領域為配位化學與分子磁性,2006年和2011年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2013年獲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歷任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黨委副書記(2000年4月—2002年5月)、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副院長(2002年5月—2006年5月)、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院長(2006年6月—2010年11月),擔任北京分子科學國家實驗室(籌)副主任(2006年8月—今)、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2011年4月—今)。2012年6月起任北京大學黨委常委,2013年4月至2013年9月任北京大學黨委常委、教務長。2013年9月至2015年3月任北京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兼任教務長。2015年3月至2017年10月任北京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兼任教務長和研究生院院長。2017年10月至2018年4月任北京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兼任教務長。2018年4月任北京大學黨委常委、常務副校長,兼任教務長。2018年10月任華南理工大學校長。2016年5月至今兼任中國科學技術協(xié)會第九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
主要從事配位化學與分子磁性研究,將分子設計合成、實驗表征與理論研究相結合,系統(tǒng)研究了分子固體中磁性離子的相互作用、磁弛豫、磁有序等與結構的關系。在發(fā)展新的磁現(xiàn)象、發(fā)展新類型的分子和單鏈磁體等方面合成了具有獨特拓撲結構的氰根橋連二維配合物,依賴外磁場具有磁弛豫現(xiàn)象。設計合成了一系列短橋配體構建的分子磁體,高含水有機晶體中的分子簇和網(wǎng)絡可以為理解宏觀水的結構提供線索。曾獲2004年中國青年科技獎、2006年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等多項獎勵。
王迎軍
王迎軍,女,漢族,1954年7月生,河北唐縣人,工學博士,材料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工程院院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中國共產(chǎn)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王迎軍1978年從華南理工大學無機非金屬材料專業(yè)本科畢業(yè),1981年獲華南理工大學無機非金屬材料專業(yè)碩士學位,1997年獲無機非金屬材料專業(yè)博士學位。1993年1月至7月受聘日本姬路工業(yè)大學客座教授,1998年10月至1999年3月在美國佛羅里達大學進行高級訪問研究。1998年12月任華南理工大學材料學院副院長,2003年9月任華南理工大學副校長,2007年11月任華南理工大學黨委書記,2011年12月起任華南理工大學校長,2009年任國家人體組織功能重建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國生物材料學會理事長。2007年因其卓著成就被國際生物材料科學與工程院授予“FELLOW”終身榮譽稱號,2015年12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王迎軍作為著名生物材料學家,在骨齒科材料、血液凈化材料等方面取得多項原創(chuàng)性成果,實現(xiàn)工程化,廣泛用于臨床。先后主持國家“973”重大基礎研究項目(首席科學家)、國家“863”高技術研究項目、國家“十一五”重點支撐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等各種各類項目60余項。獲國家技術發(fā)明二等獎、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教育部科學技術一等獎、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廣東省教學成果獎等各項獎勵10余項。授權國家發(fā)明專利23項,發(fā)表論文182篇,他引2000余次。出版專著《生物醫(yī)用陶瓷》入選國家新聞出版總署“三個一百”原創(chuàng)出版工程。先后獲“廣州市三八紅旗手”、“教育部高等學校優(yōu)秀骨干教師”、“全國新世紀巾幗發(fā)明家創(chuàng)新獎”、“廣東省首屆自主創(chuàng)新十大女杰”等榮譽稱號。
聲明:化學加刊發(fā)或者轉載此文只是出于傳遞、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認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電話:18676881059,郵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