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大學前沿交叉科學青島研究院鄧偉僑教授團隊在光催化二氧化碳領域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Photocatalytic CO2reduction to syngas using Metallo...
近日,美國西北大學(Northwestern University)Karl A. Scheidt課題組發展了一種新的光/NHC催化,用于烯烴的氨基-羧基化反應,以良好的區域選擇性實現了一系列β2,2...
近日,美國芝加哥大學(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Mark D. Levin課題組和美國默克公司(Merck & Co.) Alec H. Christian合作報道了一個直接...
癌癥嚴重威脅人類健康,開發同時具備診斷和治療功能的光敏劑對攻克癌癥意義重大。得益于優異的聚集態發光效率和活性氧生成能力,聚集誘導發光(AIE)技術在熒光成像引導的光動力癌癥治療(診療一體化)中展現出巨...
近日,美國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Tomislav Rovis課題組報道了一種利用簡單的二苯甲酮亞胺作為15N源,通過后期同位素交換實現了15N一級胺的合成。作者通過將α...
近日,鄭州大學牛俊龍與楊丹丹團隊報道了一種鈷催化阻轉選擇性C-H活化/環化反應,對映選擇性構建了一系列N-N軸手性骨架。其中,該反應以Co(OAc)2·4H2O作為催化劑,手性Salox(salicy...
上海有機所何智濤課題組在不對稱遠程炔丙基取代反應上取得新進展,相關工作發表在Angew. Chem. Int. Ed. 上。...
最近,上海有機所梅天勝課題組在電促鎳催化不對稱串聯反應方面取得研究進展,相關工作發表在J. Am. Chem. Soc. 上。...
近日,英國利物浦大學(University of Liverpool)John F. Bower課題組發展了陽離子銥(I)絡合物催化烯烴的對映選擇性氫-烷基化反應,以良好的區域選擇性和對映選擇性實現了...
近日,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Dennis G. Hall課題組報道了一種發散性合成策略,可將單一的光學活性骨架轉化為一系列具有不同取代模式的各種衍生物。其中,前手性1,2-二溴環丁烯酰亞胺的對映選擇性去對...
碳碳鍵(C(sp3)–C(sp3))是有機分子三維結構的核心化學鍵,其斷裂重組反應可以實現分子結構的快速改造與重構,能為藥物分子合成提供新穎、高效的合成方法。然而碳碳單鍵的高鍵能、弱極化等特性使得這類...
近日,廣西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探針與化學生物學團隊在近紅外二區(NIR-II,900-1700 nm)光聲成像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針對目前近紅外二區光聲染料缺乏易于光學調諧基團阻礙了其在復雜和多樣化的分子...
近日,2021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Max-Planck-Institut für Kohlenforschung) Benjamin List課題組利用具有高酸性和受限空間結構...
近日,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Robert S. Paton課題組與英國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Jonathan W. B...
近日,德國明斯特大學Armido Studer課題組報道了一種利用芳酰基氟化物(aroyl fluorides)作為雙官能團化試劑,通過光氧化還原和N-雜環卡賓(NHC)協同催化實現了α-CF3羰基化...
由于復雜的成分和分類成本,混合塑料廢物的處理長期以來一直是一個重大挑戰。過去70年來,塑料廢物的使用量不斷增加,傳統的塑料處理方法對于混合塑料廢物的處理效率較低,因此需要尋找高效的處理方法。傳統的塑料...
近日,北京大學周歡萍課題組在高效穩定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研究成果以“Anion-π interactions suppress phase impurities in FAPbI3 so...
繼2018年兩篇背靠背《Nature》長文揭示氯胺酮快速抗抑郁機制后2,3,2023年10月18日,浙江大學腦科學與腦醫學學院、雙腦中心胡海嵐教授團隊再次在《Nature》雜志上發表題為“Sustai...
近日,美國斯克里普斯研究所(The 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余金權課題組發展了雙齒羧基-吡啶酮配體促進,Pd(II)-催化線性羧酸的串聯γ-C(sp3)-H芳基化和γ-內...
近日,德國明斯特大學(Westf?lische Wilhelms-Universit?t)Ryan Gilmour課題組發展了利用烯炔作為苯乙烯的有效替代品,利用I(I)/I(III)催化實現了一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