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蘭州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先進催化中心李燦院士團隊在甲苯光催化選擇氧化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相關成果發表在《美國化學會志》(J. Am. Chem. Soc.)上。...
北京時間2023年7月21日,西北工業大學材料學院納米能源材料研究中心李炫華教授團隊在《科學》(Science)雜志在線發表題為《原位光催化增強熱氧化還原電池實現同時產電產氫》(In situ pho...
近期,上海有機所交叉中心劉聰課題組與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鐘超課題組合作在Chemical Society Reviews雜上發表了一篇題為 “Rational design of function...
放射醫學與輻射防護國家重點實驗室史海斌教授課題組與蘇州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范國華教授合作在酶控siRNA藥物遞送克服腫瘤乏氧抗腫瘤光動力治療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成果以“Furin Enzyme-Respo...
近日,中國科大環境科學與工程系在界面化學過程的原位高分辨成像方面取得進展,研究成果以“Dynamic imaging of interfacial electrochemistry on single...
近日,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謝素原院士、譚元植教授、鄧順柳教授與西班牙加泰羅尼亞化學研究學院(ICIQ)的Luis Echegoyen教授合作,在內嵌金屬富勒烯C2插入生長機理的研究取得重要進展,相關成...
中國化學會第33屆學術年會于2023年6月17-20日在山東省青島市紅島國際會議展覽中心順利召開。本屆年會以“新征程·新使命”為主題,設立64個學術分會,13個專題論壇,交流論文9588篇,再創歷史新...
近日,浙江科技學院黃俊教授團隊以浙江科技學院為第一單位在理論計算領域Top期刊Physical Chemistry Chemical Physics上發表了題為“Atomistic insight i...
利用電催化二氧化碳還原反應制取高附加值的多碳燃料(乙烯,乙醇,乙酸,正丙醇)受制于低的選擇性和轉化速率,其性能尚未滿足工業化生產的要求。該技術發展的重要桎梏在于二氧化碳在水相中溶解度和擴散系數較低,二...
近期,陜西科技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黃文歡團隊圍繞雜化多孔微納結構的精確構造及能量轉換存貯性能的調控方面取得了多項重要進展,連續在國際頂級期刊Angew Chem.Int. Ed.、Advanced Sc...
2023年7月12日,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薛愿超團隊在《Nature》雜志在線發表了題為"Complementary Alu sequences mediate enhancer-promoter...
北京時間7月12日晚上11點,《自然》雜志(Nature)刊登中山大學王猛教授團隊主導的科學成果:首次發現液氮溫區鎳氧化物超導體。...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科學院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潘建偉、朱曉波、彭承志等組成的研究團隊與北京大學袁驍合作,成功實現了51個超導量子比特簇態制備和驗證,刷新了所有量子系統中真糾纏比特數目的世界紀錄...
近日,美國加州理工學院Brian M. Stoltz與Sarah E. Reisman課題組(同為John T. Wood教授的學生)報道了一種鎳催化N-N交叉偶聯反應,合成了一系列酰肼衍生物。在鎳催...
華南理工大學制漿造紙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黃良斌教授課題組開發了一種高效、穩定的苯并呋喃的鎳催化開環反應,簡化了一系列鄰位功能化苯酚衍生物的制備。該方法底物范圍廣、條件溫和、化學選擇性好。DFT計算和動力...
近日,武漢理工大學張方林課題組研究成果《光誘導鐵催化通過硝基化合物和氯代烷烴合成酰胺》發表于國際化學領域權威期刊《綠色化學》(Green?Chemistry)。該論文共同第一作者為學校博士研究生張群亮...
近日,杭州師范大學材料與化學化工學院效旭瓊教授課題組在碳硼烷與氮雜環卡賓化學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以“Nickelacarborane-Supported Bis-N-heterocyclic Ca...
近日,浙江大學化學系洪鑫課題組基于有機化學中的立體與電子效應,設計了化學信息增強的分子圖模型(sterics- and electronics-embedded molecular graph, SE...
近日,清華大學化學系許華平教授課題組在非碳主鏈聚合物研究方面取得了新進展,報道了一類全新的非碳主鏈聚合物并將其命名為聚碲氧烷,研究了碲-氧非碳主鏈的單分子力學性質、光學性質及光催化性質;探索了聚碲氧烷...
近日,上海科技大學物質科學與技術學院楊曉瑜課題組在手性氮雜螺烯不對稱合成領域取得突破。研究成果在國際知名期刊《德國應用化學》 (Angewandte Chemie)上在線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