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能源研究"學生論壇第二期預期于2022年12月2日下午14:00-17:00,3日上午9:00-12:00,5日下午14:00-17:00在線上舉行,化學加視頻號全程直播...
2022年11月25日-27日,由浙江大學主辦,浙江大學化學系承辦,化學加網協辦的2022年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智能化學與綠色合成”論壇在線上成功舉辦。...
近日,四川大學國家生物醫學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原子與分子物理所余睽教授團隊長達五年的關于二元ZnE幻數團簇到CdE幻數團簇的室溫陽離子交換的研究工作,在化學領域權威期刊J. Am. Chem. So...
近日,北京大學材料學院占肖衛課題組與合作者近日提出了準同質結(QHJ)有機太陽能電池的概念,發現了與傳統本體異質結(BHJ)有機太陽能電池不同的工作機制,相關工作發表在《先進材料》上(Adv. Mat...
近日,華東理工大學化工學院催化反應工程團隊在機理驅動的炔烴選擇性加氫催化劑活性位點設計領域取得新進展,在原子尺度精準調控了相鄰Pd位點間距離以匹配關鍵物種的吸附構型,實現了目標反應路徑的定向調控。相關...
近日,浙師大化學與生命科學學院彭勃教授課題組應邀在國際著名期刊 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 撰寫論文“Revisiting Aromatic Claisen Rearr...
近日,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于濂清教授團隊在催化能源轉換研究方面取得系列重要進展。團隊聚焦國家“雙碳”發展戰略,圍繞新材料技術開發和能源轉換中的重要科學問題進行前沿性探索工作。相關論文...
近日,暨南大學納米光子學研究院李寶軍教授、婁在祝教授等與光子技術研究院郭團教授合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發表非金屬等離激元催化重要成果。...
近日,山東大學國家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吳選俊教授課題組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武漢病毒研究所合作在Wiley旗下期刊Advanced Science(影響因子:17.521)發表了題為“Developing...
近日,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應用化學系劉志博課題組與合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表題為“Photocatalytic direct borylation of carbo...
面向光源,燈無死角,功率最高可達50W, 三檔位選擇設計,光源模塊,標配燈蓋波長選擇性替換,主要用于化學反應初篩、生物醫藥光酶催化等多領域光催化反應的科學研究。...
近日,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楊誠副教授團隊提出通過紫外激光輻照誘導鉍納米粒子錨定于石墨烯納米片層,瞬態加熱冷卻的反應條件有利于直接形成微納復合結構。...
近期,西安交通大學前沿院李洋教授課題組在可見光誘導鐵氧化還原催化選擇性轉換生物質制備甲酸方面取得新進展,課題組利用可見光誘導廉價金屬鐵氧化還原催化,在室溫不超過3 bar氧氣壓力條件下,將葡萄糖、山梨...
為推動餐廚垃圾處理行業高質量發展獻力,FWS 2023中國餐廚垃圾處理及資源化利用高峰論壇將于1月12-13日在上海盛大召開!本屆大會以“引領技術創新,賦能綠色低碳發展”為主題,將匯集300+來自政府...
烯丙基胺類化合物(allylamines)是合成生物活性分子的重要砌塊。然而,烯丙基C-H鍵和常用胺類化合物的直接偶聯反應一直具有難度。近日,中科大龔流柱/汪普生團隊報道了鈀催化的1,4-二烯與胺類化...
為了將課題組多年積累的仿生分子識別技術用于解決新冠疫情面臨的重大社會需求,劉震教授在疫情爆發初期就迅速動員和組織團隊、深入調研、積極攻關,并和校外抗病毒研究優勢團隊展開充分的合作,致力于發展創新的廣譜...
近日,清華大學化工系陸奇副教授團隊利用電化學反應活性測試與結合高壓原位光譜等先進技術,在二氧化碳(CO2)/一氧化碳(CO)電催化還原反應機理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通過引入探針分子作用于目標反應網絡...
近日,合肥光源催化與表面科學線站(BL11U)高端用戶遲力峰院士課題組與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朱俊發教授、陜西師范大學李青教授以及瑞典林雪平大學Jonas Bj?rk教授合作,系統研究了同時含有氧和硫的B...
?吡啶的鹵化反應對于獲得藥物和農用化學品開發所需的大量衍生物來說,是至關重要的。然而,盡管經過一個多世紀的合成努力,各種吡啶前體的3-位碳-氫鍵選擇性鹵化反應仍然十分困難。近日,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