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最后一天,開拓藥業提交港股上市申請引發行業矚目。據悉本次港股IPO,公司全球發售9234.75萬股,募資規模約2.4億美元,將于2020年5月22日在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
我國論文數量已經躍居世界第一,但學術不端行為也時有發生,對國家形象造成不良影響,也對科技發展帶來危害。...
“在醫學領域,今天的青年人才儲備很大程度上決定了10 年后的中國醫學院校和醫療機構爭創世界一流的實力與內涵。青年人才的培養是一項‘功成不必在我’的善舉和長久之計。”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院長、中國科學院院...
從2002年到2020年的18年間,他曾在7所高校,6個不同的學院學習、工作過,在Nature Chemistry、Nature Catalysis等國際著名期刊上發表100余篇學術論文; 他入...
15歲考上大學,24歲博士畢業,29歲成為當時河南省最年輕的正教授,47歲當選中科院院士,前年又從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所長“轉型”為上海交通大學常務副校長,丁奎嶺覺得“從教育到科技再回歸教育”的人...
抗菌藥物是人類對抗細菌性疾病的強力武器,早在青霉素誕生前,人類就擁有了首個磺胺類化學合成抗菌藥——百浪多息,這類藥物開創了化學治療的新紀元,開辟了一條從代謝拮抗尋找新藥的途徑。它的發現者——德國病理學...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錢逸泰課題組林寧等人利用在高溫高壓反應釜內熱解法,調節壓力媒介和溫度,制備出一系列不同孔結構的碳微球。...
陳祥寶,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本、碩,魯汶大學博士,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研究員。現任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副院長,自然科學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復合材料首席專家,總裝備部先進...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才能推動行業的健康發展,迎來中國細胞治療行業的春天。”王博的話語中充滿了誠懇。如何加快臨床項目轉化?如何與CDE有效溝通加快產品上市?如何打造細胞治療生態圈?在與王立群的對...
今年五四青年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寄語新時代青年:“新時代中國青年要繼承和發揚五四精神,堅定理想信念,站穩人民立場,練就過硬本領,投身強國偉業,始終保持艱苦奮斗的前進姿態,同億萬人民一道,在實現中華民族...
丁傳賢,無機涂層材料專家。江蘇省海門市人。1959年畢業于復旦大學。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研究員。長期從事等離子噴涂涂層材料配方、工藝、性能、結構、應用和相關應用基礎科學的研究。...
5月7日,愛思唯爾于正式發布“ 2019年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 。本次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中化學學科上榜180人,化學工程學科上榜101人,材料科學學科上榜190人。...
4月30日,吉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吉林省總工會公布了2020年吉林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名單,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陳學思院士榮獲此項殊榮!...
沉痛悼念!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農工民主黨黨員,第八、九屆全國政協常委,中國農工民主黨第十、十一、十二屆中央常委,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范,人民教師獎章獲得者,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教授張乾二先生于2020年...
這場新冠肺炎疫情從我們認識到它,以及慢慢了解它,認識它,已經數月了。發達的網絡讓人們了解到世間百態,有機會有時間有理由去發表自己的心聲,而我是一個沉默者,我不善言。...
疫情中回國,國際知名化學家、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孫立成加入西湖大學理學院,成為2020年西湖大學入職的首位講席教授。...
劉正東,1966年生于吉林突泉(現內蒙古突泉)。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鋼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鋼鐵研究總院首席專家。主要從事超超臨界火電站、核電站和潛艇核動力工程用鋼冶金技術及其工程應用研究。...
近日,教育部、中科院、中國化學會、中國化工學會分別公示“全國創新爭先獎”擬推薦對象名單,多位化學領域院士教授專家學者入選。...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多國蔓延,多國主流媒體和衛生部門在發布疫情數據時都引用了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檢測的疫情數據和相關地圖。而這幅全球都在刷的“網紅”地圖出自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兩名中國博士生董恩盛和...
4月23日上午,2019年度天津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暨2020年科技工作會議在天津禮堂召開,對2019年度天津市科學技術獎獲獎者進行表彰。南開大學化學學院焦麗芳教授團隊榮獲天津市科學技術自然科學類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