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色盟,色婷婷AV一区二区三区之红樱桃,亚洲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网雨,中国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化學加!萃聚英才,共享化學!化學加,加您更精彩!客服熱線:400-8383-509

11年,這位應用化學專業博士畢業啦!系武工大首例“本碩博”一體化培養博士生

來源:武漢工程大學      2020-05-25
導讀:5月12日上午,武漢工程大學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2020屆博士畢業答辯如期開展,陳嶸教授課題組應用化學專業博士生田凡與劉瓊,分別使用在線會議的方式,在家順利通過博士學位答辯,其中,田凡是武工大首例“本碩博”一體化培養博士生。

本次答辯歷時四個小時,答辯過程中,吉林大學劉云凌教授擔任答辯主席,武漢理工大學肖生強教授、武漢工程大學柏正武、陳逢喜、周紅、尹傳奇、程新建等教授擔任答辯委員,徐建民教授和郭立群教授擔任校督導,院督導組組長郭昕教授全程參加,陳嶸教授課題組師生等近50人在線上觀摩答辯。


答辯完成后,經過答辯委員的線上討論,投票表決,一致認為兩位博士研究生的研究成果、學位論文和答辯過程達到了博士學位的要求,建議學位委員會授予博士學位。


image.png

田凡以《尺寸精確的三苯基膦與硫醇共配新型Ag基金屬納米團簇的合成與表征》為題,完成了一次精彩的博士學位論文答辯。據了解,金屬納米團簇是間于金屬納米顆粒與金屬有機配合物之間的一種過渡狀態,研究這種過渡狀態對于深入理解金屬納米顆粒的結構組成與性能具有重要的意義,其相關的合成與表征工作極具挑戰



image.png


博士生田凡,是武漢工程大學的首個“本碩博”一體化培養的博士生案例,其培養過程充分體現了學校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和高質量的人才培養方法。


田凡自2009年考入我校,本科、碩士、博士階段均師從陳嶸教授。經過長達11年的磨礪,他在科研上不斷突破。碩博期間,田凡以第一作者發表SCI論文7篇,其中包括JACS在內的中科院一區論文4篇(J. Am. Chem. Soc., Chem. Comm., J. Catal. , ChemSusChem),二區論文2篇(Ind. Eng. Chem. Res., CrystEngComm),三區論文1篇(New J. Chem.),獲得授權發明專利2件,獲研究生國家獎學金3次和中國電信獎學金?飛Young獎等。



從宏觀到微觀,從書本框架輪廓到學科具體分支,田凡在學習過程中逐步更加深入的探索學科,田凡曾說,“當我真正鉆研到化學學科的具體分支,發現有很多現象是自己所不知道的,或者是自己從來沒有看到過的,我開始想要更深入的探索。如果說這些未知的現象的謎題能由自己解開,并且由自己向其他人科普、傳達,這會讓人感到興奮、充滿干勁,我覺得這就是科研的魅力所在。”

image.png


回看在武漢工程大學十一年求學之路,田凡表示自己的成長離不開學院與導師的支持。從“領路人”到“引路人”,化環的老師們一直致力于培養學生的自主科研能力。


談起從本科生到博士生的變化,田凡說,“當我還是本科生的時候,在課堂上由老師領著我走。到了讀研之后,我的導師陳嶸教授給我提供了充足的條件支撐著我走。記得電影里的一句臺詞,‘每個人看到一座山的時候,都想知道山的后面是什么,其實山的后面是另外一座山。’在一次次嘗試和求知中,我變得主動思考和學習,并且能在強壓之下保持冷靜,科研之路漫長,吾將上下而求索。

近年來,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實施“名師育人”工程,立足學院實際,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多措并舉,把立德樹人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學院學子在湖北省化學與環境行業職業技能大賽化學實驗室技術競賽、湖北省普通高校大學生化學實驗技能競賽中屢次斬獲一等獎,同時獲得競賽組委會頒發的優秀組織獎;學院袁華教授獲評“全國優秀教師”,學院陳嶸教授獲得全國石油和化工教育“教學名師”,陳嶸教授負責的“應用化學專業建設教學團隊”獲得全國石油和化工教育“優秀教學團隊”。


春風化雨,科研教學方舟并濟;潤物無聲,立德樹人以身示范。答辯結束后,陳嶸教授表示,“只有負重前行,才有今天的果實。學校用十一載孕育了第一個本碩博同一專業‘Made in WIT’的優秀博士,也彰顯了應用化學作為國家級特色專業和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的人才培養質量。希望在未來的道路上,田凡能夠繼續秉承嚴謹細致的作風、吃苦耐勞的態度,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聲明:化學加刊發或者轉載此文只是出于傳遞、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認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電話:18676881059,郵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