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是第四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大學化學學院馮小明院士榮獲“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獎章”,是四川地區唯一一位獎章獲得者。近日,光明日報社光明智庫特邀馮小明院士等5位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獎獲得者,講述...
6月15日,加拿大工程院(Canadian Academy of Engineering)在其官網公布了2020年新增院士名單。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張濤院士當選為加拿大工程院國際院士(...
1946年建系至今,一代代蘭大化學人在蘭大化學精神感召下,扎根西部、堅守奮斗,譜寫了一曲曲動人的奮進樂章。蘭大化學精神早已植入每一位化學人的血脈,成為學院不斷前行發展的巨大力量。為弘揚化學精神、傳承化...
潛心于創新性研究,醉心于從0到1的突破,將天馬行空的思路與腳踏實地的應用相結合——在南開大學80后材料學教授劉遵峰看來,新材料的世界魅力無窮。他的多項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權威期刊。在他眼中,做科研的基...
6月12日上午,中科大校友、邁瑞醫療董事長李西廷先生以個人名義向中國科大捐贈1.068億元人民幣,并成立“李西廷基金”,重點用于物理學院建設以及引進和培養高端人才到中科大高端科技項目等。這筆捐款是中國...
這是朱清時在南科大的最后一課。這位中國科大老校長,也是史上首位科大畢業生成為科大校長。他的最后一課充滿了灼見,可能有諸多您不同意的觀點,但不妨礙我們在傾聽中得到啟發。...
近日,李家洋院士攜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大學及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大學研究人員在Cell Press細胞出版社旗下期刊Trends in Plant Science上發表觀點綜述文...
5月30日是第四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獎表彰獎勵大會在京隆重舉行。四川大學馮小明院士、上海交通大學丁奎嶺院士等多位化學領域科技工作者獲獎。...
“在疫情的沖擊下,全球市場出現波動,特別是出口方面,這種情況可能導致我們的產業扶貧發展遇到困難或瓶頸。”這次全國兩會,全國政協委員、四川大學化學學院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馮小明提交了一份與脫貧攻堅有關的...
5月25日,中國科學報刊發《“小界面”撬動“大能量” ——記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群體項目“界面電化學”》深度通訊,報道廈門大學孫世剛教授團隊圍繞“界面電化學”開展深入研究,將原始創新的鏈條延長到產業應...
突如其來的疫情給各行各業帶來巨大的壓力,中央提出今年工作重心將以“六穩”(就業、金融、外貿、外資、投資、預期)、“六保”(就業、民生、市場主體、糧食能源安全、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基層運轉)為主。如何在疫...
兩會在即,全國政協委員、天津大學化工學院教授劉昌俊告訴記者,他將在會上提出關于優化研究生結構、提高博士生招生比例、加快創新型國家建設步伐的建議。...
按照《中共廣州市委、廣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集聚產業領軍人才的意見》(穗字〔2016〕1號)《關于開展2019年廣州市產業領軍人才各專項申報的通知》(穗人才領字〔2019〕5號)相關規定,經申報評審各項...
2020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常委、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石墨烯研究院院長劉忠范接受人民網專訪,就新型研發機構定位與科研人才隊伍建設等相關話題進行了交流分享。...
日常生活中,當人們購買兒童玩具、家具用品等塑料制品時,都會十分在意其材質是否無毒無味、綠色環保,近年來綜合性能優異、可回收的聚丙烯發泡材料已成為泡沫塑料家族中的“新寵”,日益受到熱捧,是聚合物泡沫材料...
精準醫療領域,高性能熒光染料大有用武之地!目前,國內染料產業“大”而不“強”,特別是針對生物醫學成像、疾病診斷等新興領域的應用創新,普遍性面臨機制研究薄弱、功能強化不足及產品化等瓶頸難題。 16...
從國際上最早開展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研究,到國際首次利用熒光信號表征分子機器運動狀態,從原創性提出振動誘導發光(VIE)新概念和新機制,再到開創動態共價鍵、非共價鍵及光響應基團構建智能超分子聚合物新策略...
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近日,全國政協委員、蘭州大學校長嚴純華在采訪中表示,“今年我兩會主要關注的話題就是西部地區的科技創新。”...
5月12日上午,武漢工程大學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2020屆博士畢業答辯如期開展,陳嶸教授課題組應用化學專業博士生田凡與劉瓊,分別使用在線會議的方式,在家順利通過博士學位答辯,其中,田凡是武工大首例“本碩...
從2002年到2020年的18年間,他曾在7所高校,6個不同的學院學習、工作過,在Nature Chemistry、Nature Catalysis等國際著名期刊上發表100余篇學術論文; 他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