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德國應用化學》(Angew. Chem. Int. Ed.)以通訊(communication)的形式,在線發表了武漢大學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教授、高等研究院兼職研究員周強輝團隊在活性天然產物全...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低碳催化與工程研究部(DNL12)朱文良研究員、劉中民院士團隊在甲烷轉化制取乙酸研究中取得新進展。團隊在前期分子篩催化CO和小分子化合物羰基化轉化研究基礎上(Ange...
糖基化是生物體中最普遍的蛋白質翻譯后修飾之一,與許多重大疾病的發生和發展密切相關。糖肽是聚糖與多肽結合形成的綴合物,其生物學功能是由聚糖結構和多肽序列的協同作用來實現的。由于糖肽的復雜性和難以獲得性,...
南京大學化學化工學院謝勁課題組長期從事雙核金屬催化的高效化學轉化研究,近日受邀在Chem Soc Rev 和Chem Rev發表金催化領域綜述性論文。...
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陳興課題組與北京大學藥學院董甦偉課題組、張明杰課題組等合作,利用化學半合成策略構建了特定位點具有O-GlcNAc修飾的SynGAP蛋白,闡明了O-GlcNAc修飾對SynGA...
近日,南方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化學系講席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俞書宏團隊圍繞納米線自組裝原理、精準控制及組裝體應用領域開展了系統的研究,受邀在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
2022年5月31日,清華大學藥學院張從剛課題組在《Cell Reports》期刊發表了題為“LL-37 transports immunoreactive cGAMP to activate STI...
近日,南京師范大學化科院謝蘭貴教授課題組與蘭亞乾教授團隊合作,在光催化二氧化碳還原與轉化利用方面取得重要進展,成功實現了串聯二氧化碳光還原產物應用于有機鹵代物的羰基化反應。相關成果以”Tandem u...
苯并噁噻嗪二氧化物是臨床上廣泛使用的二氮嗪生物等排體,具有有趣的生物活性。然而,對于此類化合物的高效合成方法,目前卻較少有文獻報道。近日,福州大學葉克印課題組開發了一種N-酰基磺酰胺的電化學遷移環化策...
有機硅化合物是有機合成中的重要中間體,在日常生活和工業生產中有廣泛應用。近年來,研究發現將分子中的碳手性中心替換成硅手性中心,可以顯著改變化合物的生物和物理化學性質,因此硅中心手性化合物在藥物化學和材...
在“雙碳”目標的指引下,降低碳排放,加快新能源的使用,是提高我國產業和經濟全球競爭力的重要戰略。光催化分解水產氫以及電催化二氧化碳還原是近年來的研究熱點,是推動綠色清潔能源轉換和存儲以及二氧化碳生產高...
多酚類材料獨特的分子結構賦予其豐富的化學特性,可用于構建不同維度(零維、一維、二維、三維)的多種功能高分子材料,為醫學診斷和治療提供了優異的材料工具。...
2022年5月25日,浙江大學藥學院高建青教授、韓旻副教授團隊通過構建體內響應性后組裝“多肽納米毯”在腫瘤轉移的防治方面提出新策略,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線發表了題為“Pept...
近日,深圳大學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何傳新教授課題組在《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影響因子29.368,中科院JCR 1區)上發表了題為《Earth-Abundant Meta...
面向下一代新型高性能二次離子電池的研究和應用,白瑩課題組一直致力于二次電池關鍵材料研究及多功能界面的構筑,為下一代二次電池的發展提供新策略與新方案(Advanced Science, 2022; Na...
近日,材料學院戴李宗教授團隊在共價有機框架動態鍵鎖定與功能化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以“Asymmetric Hydrophosphonylation of Imines to Construct H...
《物理評論快報》(Physical ReviewLetters)5月23日在線刊發了物理學院和量子科學與工程研究院陳學文教授團隊題為《納米電子庫介導的電光直接調制》的論文(“Direct Electr...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徐銅文教授團隊在新型多孔材料分離膜精密構筑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報道了一種具有多層次通道結構的多孔有機籠(POC)離子分離膜。該膜表現出優異的一價陽離子滲透性和一/二價離子選擇性...
手性二硼化合物在有機合成、材料科學以及藥物化學領域中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分子中的兩個碳硼鍵可以轉化成各種官能團。近些年來,諸如雙硼化反應、偶聯反應、雙硼氫化反應和同系化反應等方法已經被應用于手性諧二硼...
近日,廈門大學孫世剛院士、周志有教授課題組在燃料電池陽極抗毒化催化劑方面取得新進展。該工作通過在金屬釕表面構筑水合二氧化釕修飾層,阻礙一氧化碳的擴散和吸附動力學,有效提高了金屬釕催化劑的抗中毒能力,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