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劉震教授團隊在對于治療性抗體耐藥乳腺癌治療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相關成果以“Hierarchically Structured Molecularly Imprinted Nanotr...
2023年北大化學學院“全國優秀大學生夏令營”活動擬于2023年7月9-11日舉行,要求報名入營同學全程參加夏令營活動。...
大連理工大學精細化工國家重點實驗室彭孝軍院士團隊孫文教授與荷蘭萊頓大學(Leiden University)Sylvestre Bonnet教授團隊合作實現光活化抗癌藥物體內自組裝,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
近日,國際知名學術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以“Accelerated Li+ Desolvation for Diffusion Booster Enablin...
近日,北京師范大學化學學院江華教授課題組報道了基于[2.2]對環芳烷([2.2]PCP)的手性碳納米環,并將其應用于手性三元絡合物的分級自組裝及其自戀性手性識別中。相關研究結果近期被《Angew. C...
日前,南開大學元素有機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趙東兵團隊和浙江大學洪鑫團隊合作在末端炔烴分子間的反式雙硅基化反應研究領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2023年5月22日,相關研究成果以“Intermolecular ...
近日,四川大學化學學院劉波/付紹敏團隊在此基礎上,通過構象分析、合理設計和反應條件優化,成功以77%的收率和高選擇性地實現了基于烯醇硅醚光誘導的[3.2.1]橋環結構的構筑,并首次將該方法學應用于復雜...
北京時間2023年5月19日,《科學》(Science)期刊發表了西安交通大學在固態制冷方向的最新成果——《高性能多模式彈熱制冷系統》(High-performance multimode elast...
近日, 華東理工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費林加諾貝爾獎科學家聯合研究中心田禾院士團隊在振動誘導發光(VIE)機制的研究上再次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Sequential Multistep Ex...
近日,美國猶他大學(University of Utah) Matthew S. Sigman課題組,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Scott J. Miller課題組以及康奈爾大學(Co...
來凱醫藥,一家處于臨床階段的生物醫藥科技公司宣布,其自主研發的抗腫瘤潛在新藥LAE102抗體5月20日獲得了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的新藥臨床試驗研究申請(IND)許可。...
近日,南京大學龍億濤教授團隊與北京大學陳鵬教授團隊通過長期的共同合作與探索,將基于吡咯賴氨酸的遺傳密碼子擴展技術應用于Aerolysin納米孔道界面。...
5月20日是第七屆“世界蜜蜂日”,《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雜志在當天在線發表了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國家果蔬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鄭浩課題組(www.z...
最近,浙江大學陳洪亮研究員與北京大學郭雪峰教授、美國西北大學J. Fraser Stoddart教授在《Nature Reviews Materials》上發表了題為“Reactions in s...
“長新冠形勢下的抗病毒藥物開發”專題論壇暨“小分子創新藥院士及專家論壇”第四期擬定于2023年5月23日在南方科技大學坪山生物醫藥研究院舉辦,本期論壇特邀演講嘉賓為: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南方科技大學第...
化學與精細化工廣東省實驗室雙聘教授劉心元與香港大學化學系支志明院士招收2023年聯培博士生1名,有興趣的同學請關注招生簡章https://ccelab.com.cn/view/781.html。...
·“在地球上是否能夠再來一次生命的起源?是否能夠把這些沒有生命的東西放在一起,涌現出生命?這是合成生物學真正能夠去突破的一件事情。” ·“中國連續創業者的池子如果能像美國一樣那么大的話,那中國的...
他曾于1988至1997年間在武漢化工學院制藥系工作,1997年起在復旦大學化學系任教,于2015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2023年5月,任江西師范大學校長。...
近日,東南大學智能材料研究院、化學化工學院楊洪教授課題組在光控軟驅動器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將拓撲學設計與液晶彈性體材料相結合,開發了一種具有多模態、自維持、可調諧運動的軟驅動器。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頂...
自由基是有機化學中的一類重要活性中間體。由于其壽命短、活性高等特征,如何調控自由基反應的化學、區域、及立體選擇性仍存在諸多挑戰。最近,東華大學儲玲玲課題組基于可見光與鎳協同催化策略,實現了系列不飽和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