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北大學關正輝教授課題組通過鈀氫對烯基腙的插入/環化實現了一個有趣的Retro-Pd(IV)-Diels-Alder反應。...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張萬斌教授研究團隊報道了一例鈀催化烯烴的氧化脫氫的方法,通過調控烯烴異構化和氧化官能化的反應次序的策略,實現了烯烴多個位點的可編程官能化反應。該方法對一系列非活化的末端烯烴,實現了伴...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焦峰副研究員、潘秀蓮研究員、包信和院士團隊揭示合成氣直接轉化領域長期存在的“高轉化率和高選擇性難以兼顧”瓶頸的科學根源,創新催化劑,“解開”主反應與副反應的“糾纏”。...
由正和會展、世界醫療旅游產業聯盟共同主辦的第十八屆深圳國際醫療旅游展覽會將于 7月26-28日在深圳舉辦(11月16-18日在北京舉辦),同期舉辦多場高端論壇(2023國際醫療旅游與健康產業大會)和晚...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種麗娜副教授時隔五年,以第一作者再次登頂國際頂級期刊Science,在質子交換膜水解槽陽極催化劑領域取得重要突破。相關研究成果以“La- and Mn-doped ...
近日,南方科技大學李闖創課題組在虎皮楠生物堿的全合成領域取得新進展,實現了Daphnillonin B的首次全合成,關鍵策略包括溫和的Type I [5+2]環加成反應等,該成果在線發表在國際頂級期刊...
5月17日,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侯旭團隊副教授鄭靖與合作者的科研成果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Nature上發表。成果顯示,研究團隊開發了一種像“變色龍”般的新型活性膠體材料,通過控制光可以使它呈現變化多端的...
《中國化學》(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由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和Wiley-VCH聯合出版,主編麻生明院士。2018年,進行了全新改版,2022年由月刊改為半月...
近日,天津大學馬軍安、黨延峰與張發光團隊報道了一種商業可得的Rh-Josiphos催化四取代環狀β-烯酰胺(enamido)膦酸酯/膦氧化物的高度立體選擇性氫化反應,合成了一系列具有兩個相鄰手性中心的...
四川大學華西第四醫院夏瑩研究員團隊在小環不對稱催化領域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在化學領域權威期刊 Angew. Chem. Int. Ed. 雜志(IF: 16.823)在線發表。...
大連理工大學精細化工國家重點實驗室彭孝軍院士團隊孫文教授與荷蘭萊頓大學(Leiden University)Sylvestre Bonnet教授團隊合作,聚焦于自組裝納米藥物體系(Self-assem...
5月17日,浙江博銳生物制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博銳生物”)宣布,其自主研發的1類創新型治療用生物制品澤貝妥單抗注射液(商品名:安瑞昔?)正式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批準上市(國藥準字S202...
2023年05月12日,南京圣和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化學1類創新藥品種「奧磷布韋片」(受理號:CXHS2000042)按照優先審評審批程序獲得NMPA批準上市。...
自主閱讀海量文獻汲取前人智慧,制定實驗方案,在無人干預的情況下完成實驗全流程,思考出最優解,創造新的化學品和材料。這正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以下簡稱中國科大)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教授羅毅、江俊團隊的作品。...
在團隊學術帶頭人劉久榮教授的悉心指導下,王鳳龍教授小組在光輔助CO2催化加氫催化材料研制方面取得系列新進展。...
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金屬有機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劉國生課題組發展了首例鈀催化內烯烴的不對稱遷移雙氧化(ARD)反應,基于配體對反應動力學的調控,首次實現了內烯烴的高區域選擇性官能團化反應...
為促進高校大學生之間的交流,吸引優秀青年學子走進南大并深入了解化學化工學院,同時助力南大選拔對化學、化工及相關交叉學科有濃厚興趣、具有培養潛質的優秀學生,南京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擬于2023年7月5日至7...
本次研討會由Organic Materials咨詢委員會成員Max von Delius(德國)主持,特邀Maria Eugenia Pérez-Ojeda Rodriguez(德國)、廈門大學化學化...
常規實驗觀察高度依賴人的體力和經驗,而基于AI算法的無人實驗將顛覆這一切。比如這條由上??茖W家研發的AI化學實驗線猶如一位“機器化學家”,讓人類專家告別簡單勞動,將智力集中于最前沿的創新探索。而這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