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大學丁寒鋒課題組報道了二倍半萜網肺酸(?)-retigeranic acid A的全合成工作。在這項研究中,作者基于還原骨架重排策略發展了一種角三奎烷骨架的構建新方法。以此為關鍵步驟,再通過...
近日,美國芝加哥大學(University of Chicago)董廣彬課題組和美國匹茲堡大學(University of Pittsburgh)劉鵬課題組聯合報道了首例鎳催化的Catellani環化...
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二氧化碳人工合成葡萄糖和脂肪酸、生物基尼龍替代化石基尼龍、高效生物合成人乳寡糖……今天,這些原料都可以在工業廠房里生產出來。這,就是合成生物技術。“隨著科學與技術的發展,現在我們...
近日,清華大學李亞棟院士&王定勝教授團隊報道了帶有酰胺官能團的有機催化劑可以實現析氯反應;而且在有CO2存在的情況下,在只有89 mV的過電位下實現了10 kA m-2的電流密度和99.6%的...
同時獲頒青年科技杰出貢獻獎和科學技術普及獎一等獎,華東師范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教授姜雪峰覺得,這恰好是為他回國后努力耕耘的兩個領域——科研與科普,來了個“同框定格”。...
近期,華東師范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徐林教授課題組基于微納流控技術發展了微液滴內限域自組裝新策略,實現了微液滴空腔內部超分子金屬籠的可控精準構筑。與傳統組裝策略相比較,該策略不僅大大提高了自組裝的效率...
ISM3091是一款USP1抑制劑,擁有新穎的分子結構,是英矽智能在AI賦能下發現的,首個進入臨床驗證階段的抗腫瘤項目。英矽智能將于中美兩地同步開展多中心I期臨床試驗,以評估ISM3091在實體瘤患者...
和黃醫藥與武田今天宣布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已受理呋喹替尼(fruquintinib)用于治療經治轉移性結直腸癌成人患者的新藥上市申請, 并予以優先審評。...
為了增進大學生對我校化學學科的進一步了解,搭建高校大學生之間的交流平臺,選拔有潛力的大學生繼續深造,南京師范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決定擬于2023年7月8日-9日舉辦“優秀本科生夏令營”活動。南京師范...
“2023年云南省科技活動周”于5月18日—31日舉行,為弘揚愛國、創新、求實、奉獻、協同、育人的科學家精神,系列短視頻《口述云南·科學家系列》重磅推出,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推動在全社會形成尊重知識、...
近日,南方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創新材料研究院教授何祝兵團隊在反式鈣鈦礦光伏電池領域取得重要突破。研究成果以“Inverted perovskite solar cells using dimet...
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成功開發柔性單晶硅太陽電池技術,相關成果于2023年5月24日在Nature發表,并被選為當期的封面。...
為促進高校間大學生的溝通與交流,激發大學生的科研興趣,增進對我院學科發展發展狀況的了解,進一步提高研究生生源質量,同濟大學化學科學與工程學院擬舉辦2023年“同濟大學優秀學生暑期學校”活動。...
為搭建材料、化學及化工相關專業優秀大學生的交流平臺,增強大學生科研興趣,拓展學術視野,提供與優秀師資交流機會,同時選拔優秀學生進入蘇州大學材料與化學化工學部繼續深造,學部將于2023年6月至8月舉辦全...
化學所高分子物理與化學實驗室侯劍輝課題組在高效室內光有機光伏電池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相關成果近期發表在Joule期刊上 (Joule, 2023, DOI: 10.1016/j.joule.2023.0...
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孫世剛院士團隊黃令教授在鋰金屬電池鋰金屬負極界面穩定性研究取得新進展,相關成果以“Surface modification using heptafluorobutyric aci...
近日,先進材料(Advanced Materials,2023年最新影響因子:32.086)在線發表了高等研究院閔杰團隊通過引入鉸鏈狀二聚體DT19摻雜策略實現了高效率且高熱穩定聚合物太陽能電池制備的...
近期,華中科技大學藥學院王銳教授課題組在異戊烯修飾生命分子的調控研究領域的新進展,建立了靶向降解RAS蛋白的新研究策略,在美國化學會旗下藥學領域權威期刊Journal of Medicinal Che...
近日,山東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國家膠體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王旭教授團隊在超分子增韌機制研究及超韌高分子彈性體研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超分子作用促進了高韌性彈性材料的發展,然而驅動超分子增韌的根本原因未被深...
南京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劉震教授團隊在對于治療性抗體耐藥乳腺癌治療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相關成果以“Hierarchically Structured Molecularly Imprinted Nanot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