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科院上海有機所、大連化物所、化學所、理化所、上海藥物所、西湖大學化學系、中科院生物與化學交叉研究中心、港中文化學系、港科大化學系、中科院過程工程研究所、清華大學藥學院、清華大學化學系、蘭州大學...
上海2023年5月8日 /美通社/ -- 北京時間2023年5月7日,君實生物(1877.HK,688180.SH)宣布,公司與瑞迪博士實驗室(Dr. Reddy's)達成合作,在拉丁美洲、印度、南非...
--目前全球尚無治療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的有效藥物,治療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仍有巨大的未滿足的醫療需求 --選定了ASC10以800毫克、每天兩次的劑量在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患者中開展IIa...
近日,王順智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Science發表論文,這也是他在兩個完全不同領域里的第二篇Science。他和合作者采用一種人工智能強化學習算法,開發了一款強大的新型蛋白質設計軟件。該成果是利用人工...
在“雙碳”目標的引領下,我國科研人員正在不斷完善人工光合成技術?!八囊幠;瘧貌粌H可以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大規模消納二氧化碳,還能解決能源的多樣化問題,以多種方式儲存能源便于不同行業產業的利用,實現...
近日,浙江大學教育基金會司徒塔特科學基金捐贈暨啟動儀式在浙江大學杭州國際科創中心舉行。...
2023亞太生物醫藥知識產權創新峰會將于2023年6月15-16日以“政策新環境·IP新標準·合作新機遇”為主題在上海虹橋雅高美爵酒店隆重舉辦,屆時將匯聚產學研專家,國內外制藥百強企業、全球創新藥企、...
4月28日,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科學》(Science)在線報道了華東理工大學吳永真教授/朱為宏教授團隊與合作者在有機空穴傳輸材料領域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山東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蔡彬教授課題組在電化學發光領域取得新進展。課題組設計并成功制備了CdSe量子點氣凝膠和CdSe/CdTe 混合量子點氣凝膠,首次獲得了粒子間電荷轉移的直接實驗證據,并基于...
2023年5月,溫州醫科大學藥學院梁廣/唐啟東課題組以通過計算機虛擬篩選獲得的M2-17為先導化合物,經成藥性優化設計,發現了具有臨床開發前景的新型MyD88抑制劑c17,課題組已申請相關化合物專利。...
復旦大學藥學院蔣晨教授研究團隊近期報道了一種基于苯硼酸酯前藥的刺激響應型納米凝膠,可以克服現有抗癲癇藥物療法的不足。該研究充分考慮了癲癇病灶的相關病理因素,包括高濃度活性氧、犬尿氨酸通路的激活和異...
近日,北京大學藥學院天然藥物及仿生藥物全國重點實驗室曾克武/屠鵬飛教授團隊在國際學術期刊Advanced Science上發表了題為“Allosteric Activation of Transglu...
5月4日,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制冷與低溫工程研究所王如竹團隊在Science發表了題為“Sustainable cooling with water generation”的Perspect...
5月3日,光電信息學院龐元杰教授最新研究成果“限制二碳吸附基團構象完成一氧化碳向乙酸鹽電還原”(Constrained C2 adsorbate orientation enables CO-to-a...
4月27日,2023年慶?!拔逡弧眹H勞動節暨全國五一勞動獎和全國工人先鋒號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化工學院彭孝軍院士被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據悉,今年全國總工會表彰全國五...
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葉龍武和呂鑫教授課題組在基于炔酰胺的雜環合成方法學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相關成果以“Construction of Axially Chiral Arylpyrroles via ...
近日,上海有機所張卡卡課題組發現三個含有二苯甲酮的二氟化硼β二酮化合物(BPBF2)摻雜到苯甲酸苯酯(PhB)中時,得到的雙組分材料的磷光發射光譜中發射峰波長(λP)比穩態發射光譜中熒光峰波長(λF)...
聚合物場效應晶體管在實現低成本、大面積、輕質的下一代電子器件如皮膚/可穿戴電子器件、柔性顯示器、射頻識別標簽和智能傳感器等方面顯示出巨大潛力。...
化學所王星團隊在可控雙交聯高強水凝膠領域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Adv. Sci. 2023, 10, 2206242,論文第一作者為竇雪宇博士,通訊作者為化學所王星副研究員和南方科技大學吳德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