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新疆師范大學關明教授團隊報道了膿毒癥疾病標志物檢測的相關成果,以“Combining multisite functionalized magnetic nanomaterials with interference-free SERS nanotags for multi-target sepsis biomarker detection”為題在國際化學權威雜志Analytica chimica acta(IF: 6.911)發表,課題組博士研究生王瑩為第一作者,關明教授為通訊作者。該工作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2064016)、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天山創新團隊計劃(2021D14017)、自治區研究生科研創新項目(XJ2022G196)以及新疆師范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博士科研創新培育項目(22161001)資助。
SERS方法檢測多靶標膿毒癥疾病標志物的原理圖。(A)兩種無干擾SERS探針的制備過程;(B)多位點功能化磁性納米材料的合成工藝;(C)三明治式“夾心”結構及其對白細胞介素-6和降鈣素原的聯合檢測
該工作設計了一種具有多位點捕獲和無干擾定量的新型SERS生物傳感器,用于膿毒癥疾病標志物白細胞介素-6和降鈣素原的聯合檢測。該生物傳感器包含兩種具有高效電磁增強的無干擾核殼SERS探針和一種具有高吸附能力的多位點功能化磁性納米材料。它們通過硼親和作用和免疫反應與靶標形成三明治結構,通過拉曼靜默區的特征峰對血清中的疾病標志物進行多靶標定量分析。值得關注的是,該SERS方法在膿毒癥檢測中的優異表現顯示了其在臨床診斷中應用于重大疾病多指標檢測的潛力。
關明教授團隊近年來致力于以生物醫學、食品科學與環境分析化學領域的生物標志物、食品安全熱點物質及環境污染物為分析對象,以建立“3S+3A”檢測方法為目的,運用納米技術、表面增強拉曼光譜技術、分子印跡技術與背景熒光猝滅免疫層析分析技術,實現體液等真實樣本中相關疾病生物標志物、病毒、細菌及新興污染物的超敏、快速、準確檢測,旨在為重大疾病的診斷預防、食品安全及生態環境保護提供新的技術支撐。
關明教授,第六屆全國教育專業學位優秀教師,國家級一流課程主持人,高校教學名師、教學能手、一流課程主持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化學學會杰出青年科技獎和2022年度優秀教學成果獲得者,新疆師范大學化學學科帶頭人。近年主持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科研項目十余項,出版專著1部,獲得各類科研、教學及管理獎項30余項,在國內外主流學術期刊發表論文80余篇,指導學生獲得國家級、自治區級科技創新、教學大賽獎勵8項。
關明教授課題組合影(二排左一系本文第一作者博士生王瑩)
聲明:化學加刊發或者轉載此文只是出于傳遞、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認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電話:18676881059,郵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