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化學工程第三建設有限公司承建的淮南經開區(東盛友邦)原料藥及制劑產業園項目開工。...
BDO(1,4—丁二醇)是一種有機化工和精細化工原料,被廣泛應用于醫藥、農藥、化妝品等領域。它的推廣應用對解決白色污染這個世界性難題具有重要意義。...
第九屆醫藥創新與投資大會2024年11月30日-12月2日在廣州白云國際會議中心國際會堂舉辦...
10月19日,2024年“科學探索獎”頒獎典禮在上海舉行,49位青年科學家獲獎。南方科技大學理學院化學系講席教授譚斌獲化學新材料領域“科學探索獎”并受邀上臺領獎。...
近日,中山大學李清江/王洪根發展了一種穩健且操作簡單的方法,通過級聯序列從色胺衍生的異氰化物中組裝出含N-CF3的吡咯并吲哚啉骨架。成功的關鍵在于開發了一種使用市售試劑 N-鹵代琥珀酰亞胺和Et3N·...
近日,美國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Todd K. Hyster課題組報道了一種光酶催化烯烴的氫-胺化反應,其通過Baeyer-Villiger單氧酶實現了一系列2,2-...
本文報道了通過豐產金屬鎳催化有機硼酸1,5-遷移策略實現芳基酮的不對稱烯基化和芳基化反應,高效的合成了一系列手性三級烯丙醇和二芳基醇,并且該方法可用于藥物的后期修飾以及天然產物的合成中。機理實驗結果表...
近日,日本北海道大學(Hokkaido University) Nobuya Tsuji課題組與諾獎得主、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煤炭研究所(Max-Planck-Institut für Kohlenfo...
近日,韓國科學技術院(KAIST) Yoonsu Park教授報道了一種光催化策略,將呋喃的氧原子與氮基團交換,在單個分子間反應中直接將呋喃轉化為吡咯類似物。該反應具有高兼容性,從高分子復雜性的天然呋...
近年來,硫立體中心的不對稱合成方法的快速發展,為其在藥物發現中的廣泛應用奠定了基礎。四川大學華西生物治療全國重點實驗室/華西公共衛生學院(華西第四醫院)張鑫研究員團隊一直致力于有機不對稱催化以及硫手性...
北京時間10月9日下午,2024年諾貝爾化學獎正式揭曉。瑞典皇家科學院決定將 2024 年諾貝爾化學獎一半授予 David Baker,以表彰其對計算蛋白質設計的貢獻,另一半則共同授予 Demis H...
有機近紅外材料因其設計靈活,易于調節等原因得到廣泛應用。然而實現長波長發射通常需要結合強的給受體或大的共軛結構,并且面臨著寬半峰寬發射及低量子效率的問題(圖1a)。硼原子作為電子受體已被用于構建各類窄...
最近,美國斯克里普斯研究所(The 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Keary M. Engle課題組,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
該論文著重介紹了吳武強團隊在“化學協同修飾穩定”這一策略上的應用,并展示了該方法在提高器件性能、抑制高溴含量寬帶隙鈣鈦礦太陽電池及其集成多端串聯太陽電池的鉛泄漏方面的有效應用。 ...
2024年9月17日,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清華大學生物醫學交叉研究院齊湘兵課題組在美國化學會旗下化學旗艦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雜志在線...
清華大學劉強課題組長期致力于一價錳陰離子金屬配合物的反應性和催化應用研究。2022年,他們首次報道了胺基陰離子錳氫活性中間體的分離、表征及催化轉化(Nat. Chem, 2022, 14, 1233-...
近期,四川大學華西藥學院宋振雷教授課題組在J. Am. Chem. Soc. 期刊上連續發表兩篇有機硅化學領域研究工作:宋振雷教授課題組和四川大學化學學院蘇志珊教授課題組合作報道手性路易斯堿催化的外消...
近日,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Daniel J. Weix課題組發展了一種非自由基策略,實現了烷基羧酸酯的氧化加成和去羰基化過程,...
近日,江南大學焦星辰課題組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謝毅院士、四川大學徐嘉麒副研究員合作設計了高活性金屬顆粒負載的金屬氧化物半導體納米片,創建具有不同電荷密度的金屬對位置,從而增強CH3COOH形成所需的C-...
南京大學俞壽云課題組/天津大學黨延峰課題組合作報道了一種光激發銅催化的非環狀烯烴對映選擇性烯丙基C(sp3)–H酰氧基化反應,高效制備了一類手性烯丙基酰氧基化產物。該研究通過創新的光激發模式,克服了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