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內蒙古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李昕宇、化學化工學院Faiz-Ur Rahman團隊在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上在線發表題為‘In Vitro and In Vivo ...
近日,德國萊布尼茲催化研究所Matthias Beller課題組報道了一種在Lewis酸添加劑存在下,銅催化的非活化烯烴、CO和烷基胺前體的1,2-氨基烷氧羰基化反應,合成了一系列具有價值的β-氨基酸...
卡賓作為一種高活性中間體,其可控合成一直是合成化學領域的核心挑戰。傳統的卡賓合成方法通常依賴于重氮化合物或烯酮前體,這些方法不僅存在爆炸風險,而且對環境造成較大危害。近年來,甲醇被提出作為一種理想的前...
利用可再生能源進行的低能耗電催化氧化苯甲醇制苯甲酸具有重要意義。為了解決目前電催化氧化制苯甲酸過程中存在的高電壓輸入(高能耗)、副反應和催化劑失活等問題,本研究提出了一種具有PtZn金屬間結構的PtZ...
近期,四川大學化學學院張帆教授和分析測試中心張剛研究員團隊在“廢棄塑料升級回收”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Upcycling waste commodity polymers into hi...
本文系統綜述了二維共價有機框架(2DCOFs)在有機電子學中的最新進展。 ...
本研究提出了一種具有PtZn金屬間結構的PtZn-ZnOx催化劑,其表面具有豐富的PtZn-ZnOx界面,可以在0.2 V(vs RHE)的低電壓下驅動苯甲醇氧化反應的發生,并在0.725 V(vs ...
美妝個護研發新趨勢峰會(簡稱:NovaBeauty2025)將定于2025年6月12-13日在廣州舉辦...
近日,山東大學吳昊團隊在Angew. Chem. Int. Ed.發表研究,設計了一種α-FeOOH包覆的Ni-六羥基三苯MOF催化劑(FeOOH@Ni-CAT)。該材料在析氧反應中可動態重構為配體錨...
由于主族元素化合物參與的氧化還原反應通常不可逆,構建變價催化循環面臨著巨大挑戰,限制了主族催化的應用。最近,四川大學周吉亮課題組發現三烷基銻化合物在其同系物中表現出突出的雙親性,這賦予其良好的反應活性...
本研究報道了利用光催化立體化學編輯的策略,通過對甾體分子中三級C-H鍵的精準調控,成功實現了(25S)-Δ7-Dafachronic acid、Demissidine 和 Smilagenin的簡明合...
近期,華南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段春暉教授課題組在“有機太陽能電池給體材料”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A Structurally Simple Polymer Donor Enable...
1,2-順式糖苷鍵的高立體選擇性構建是糖化學合成中一直存在的難題。其中,1,2-順式木糖糖苷鍵的高立體選擇性構建依然是一個挑戰性的問題。相比于葡萄糖,木糖電子特性和構象靈活性使其比葡萄糖更容易發生SN...
硅雜環丁烷(SCBs)由于環張力的存在,可以進行多樣化的擴環和開環反應,然而其合成一直是一個挑戰。近日,武漢大學沈曉課題組報道了可見光誘導無需光催化劑的條件下未活化烯烴與氫硅雜環丁烷的環保持硅氫化反應...
為開發兼具高C2H6吸附量與優異C2H6/C2H4分離性能的MOF材料,暨南大學陸偉剛/李丹團隊提出一種數據驅動策略,通過機器學習輔助分子模擬篩選MOF-5類似物,并成功合成高性能材料。該研究為工業氣...
近日,南京中醫藥大學柳忠全課題組在Angew. Chem. Int. Ed.雜志發表了題為“Metal-free Electrochemical C-H Chlorination of Termina...
自Curtius于1883年首次合成重氮乙酸乙酯以來,重氮化合物已成為有機合成化學中一類重要的合成子。兩分子重氮化合物的脫氮氣偶聯是合成非對稱取代烯烴的一種方法。然而,由于該反應存在自偶聯和交叉偶聯的...
近日,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煤炭研究所所長、2021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Benjamin List教授報道了一種采用硅烷作為還原劑,實現了Br?nsted酸催化呋喃的還原反應,合成了一系列2,5-二氫或四...
Baran出品,必屬精品!近日,Scripps研究所的Phil S. Baran教授團隊在Science上報道了磺酰肼作為多功能自由基前體的用途,可參與七種C-C鍵形成,如與活性烯烴、烷基鹵化物、氧化...
黃金作為最受推崇的貴金屬之一,以其卓越的導電性、優異的延展性、化學惰性和耐腐蝕性而聞名。然而,當前的黃金提取技術往往依賴于復雜工藝、高能耗,并伴隨有害廢物排放,對環境造成嚴重影響,限制了其廣泛應用。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