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國家能源集團北京低碳清潔能源研究院(以下簡稱低碳院)與荷蘭埃因霍芬理工大學等機構合作開發取得重大突破性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基于純相χ-Fe5C2催化劑的高碳效率合成氣直接制線性α-烯烴...
在分子結構與發光性能的探索之路上,研發團隊攀登不止。“未來,團隊將聚焦如何通過分子結構的調整和組裝方式的變化來拓寬磷光顏色范圍,如何將室溫磷光材料與其他功能材料集成,開發具有多種功能的復合材料,并探索...
該項目授權發明專利27件,發表論文44篇,制定標準5件,并在6家企業實施了產業化應用,建成了萬噸級氨糖綠色制造生產線,產品國內外市場占有率均居全球第一,為應用企業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被工信部授予“制...
盡管酰胺與烯烴的[3+2]環化已有初步的研究(局限于二級酰胺與橋環烯烴,圖1a),但相應的自由基型[3+2]環化反應還未被研究,其中有兩個重要的因素。第一是:酰胺難以被單電子還原而啟動自由基反應;第二...
近日,吉林大學超分子結構與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張越濤教授課題組與南京大學理論與計算化學研究所黎書華教授課題組進行合作,開發了硅烷氧化可控合成硅醇的催化體系,相關成果以標題為“Frustrated Lew...
10月17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與新材料研究中心(1500組群)張濤院士、鄭明遠研究員、王愛琴研究員團隊,與中科柏易金(鄭州)新能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等合作開發的“千噸級生物質催化轉化制乙...
10月17日,全省科技大會在廣州召開,會上頒發了2023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南方科技大學化學系劉心元教授領銜完成的“不對稱催化自由基化學”成果榮獲廣東省自然科學一等獎。...
近日,中國化學工程第三建設有限公司承建的淮南經開區(東盛友邦)原料藥及制劑產業園項目開工。...
BDO(1,4—丁二醇)是一種有機化工和精細化工原料,被廣泛應用于醫藥、農藥、化妝品等領域。它的推廣應用對解決白色污染這個世界性難題具有重要意義。...
第九屆醫藥創新與投資大會2024年11月30日-12月2日在廣州白云國際會議中心國際會堂舉辦...
10月19日,2024年“科學探索獎”頒獎典禮在上海舉行,49位青年科學家獲獎。南方科技大學理學院化學系講席教授譚斌獲化學新材料領域“科學探索獎”并受邀上臺領獎。...
近日,中山大學李清江/王洪根發展了一種穩健且操作簡單的方法,通過級聯序列從色胺衍生的異氰化物中組裝出含N-CF3的吡咯并吲哚啉骨架。成功的關鍵在于開發了一種使用市售試劑 N-鹵代琥珀酰亞胺和Et3N·...
近日,美國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Todd K. Hyster課題組報道了一種光酶催化烯烴的氫-胺化反應,其通過Baeyer-Villiger單氧酶實現了一系列2,2-...
本文報道了通過豐產金屬鎳催化有機硼酸1,5-遷移策略實現芳基酮的不對稱烯基化和芳基化反應,高效的合成了一系列手性三級烯丙醇和二芳基醇,并且該方法可用于藥物的后期修飾以及天然產物的合成中。機理實驗結果表...
近日,日本北海道大學(Hokkaido University) Nobuya Tsuji課題組與諾獎得主、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煤炭研究所(Max-Planck-Institut für Kohlenfo...
近日,韓國科學技術院(KAIST) Yoonsu Park教授報道了一種光催化策略,將呋喃的氧原子與氮基團交換,在單個分子間反應中直接將呋喃轉化為吡咯類似物。該反應具有高兼容性,從高分子復雜性的天然呋...
近年來,硫立體中心的不對稱合成方法的快速發展,為其在藥物發現中的廣泛應用奠定了基礎。四川大學華西生物治療全國重點實驗室/華西公共衛生學院(華西第四醫院)張鑫研究員團隊一直致力于有機不對稱催化以及硫手性...
北京時間10月9日下午,2024年諾貝爾化學獎正式揭曉。瑞典皇家科學院決定將 2024 年諾貝爾化學獎一半授予 David Baker,以表彰其對計算蛋白質設計的貢獻,另一半則共同授予 Demis H...
有機近紅外材料因其設計靈活,易于調節等原因得到廣泛應用。然而實現長波長發射通常需要結合強的給受體或大的共軛結構,并且面臨著寬半峰寬發射及低量子效率的問題(圖1a)。硼原子作為電子受體已被用于構建各類窄...
最近,美國斯克里普斯研究所(The 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Keary M. Engle課題組,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