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產物是大自然給予的神奇設計和創造,一個個美妙的化學反應在生物體內合成出了各種各樣的天然產物分子。自有機合成Woodword時代以來,化學家們通過多種合成手段攻克了一個個復雜的天然產物分子,而最簡潔...
本月初,英國廣播公司(BBC)發起“20世紀最具標志性人物”票選活動,在14日公布的“科學家篇”名單中,中國首位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屠呦呦成功進入候選人名單。...
日前,化學化工界重要媒體,美國化學會主辦的《化學化工新聞》依照慣例,總結了剛剛過去的一年中化學領域所取得的重要成果。筆者特將其中主要內容編譯整理如下,以饗讀者。...
近日,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祝介平教授報道了第一例軸手性3-芳基吡咯的催化不對稱合成。相關工作發表在Angew. Chem. Int. Ed.(10.1002/anie.201812654)上。...
1月23日召開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總體實施方案》、《關于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的實施意見》等重要文件。會議指出,在上海證...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所林國強院士和上海中醫藥大學馮陳國課題組通過芳基至乙烯基的1,4-銠遷移實現了烯酮和亞胺的不對稱烯基化,該成果發表在近期Angew. Chem. Int. Ed.上(DOI:1...
近日,美國Scripps研究所Phil S. Baran課題組通過簡潔的11步反應完成了1-4的全合成,其合成策略涉及電化學芳基胺化、Cu-介導的色氨醇構建、C-H硼酸化和通過Sigman-Heck反...
2019年1月1日是吳養潔院士91歲生日。雖已到鮐背之年,一輩子“把實驗室當家”的吳養潔院士仍堅持每天去實驗室工作。他為學嚴謹,言傳身教,“為學應盡畢生力”是他對學生的寄語,也成為他人生的真實寫照。 ...
尚永豐,甘肅通渭縣人。1986年畢業于甘肅農業大學獸醫系,獲學士學位;1989年畢業于中國獸醫藥品監察所,獲碩士學位;1999年畢業于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獲博士學位。2009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生命...
中山大學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謝曦課題組招聘副教授;北京瑞博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招聘工藝開發研究員(含實習生);鄭州手性藥物研究院有限公司招聘工廠副總經理、合成車間主任。...
由中國化學會主辦,中國化學會有機化學學科委員會和南方科技大學化學系共同承辦的“第二屆全國有機自由基化學會議”擬定于2019年04月12-14日在深圳南方科技大學舉行。本次會議將圍繞:1)有機自由基產生...
長期穩定性是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商業化進程中面臨的最重要的問題,其中鈣鈦礦材料的本征性蛻變產生零價鉛、碘缺陷的問題嚴重制約著器件壽命。北京大學工學院周歡萍研究員課題組、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嚴純華院士課題組合...
1月17日,學術出版業巨頭愛思唯爾(Elsevier)正式發布了2018年中國高被引學者(Chinese Most Cited Researchers)榜單,本次國內共有來自229個高校/科研單位/企...
近日,重慶大學閆海龍課題組利用有機催化對映選擇性地構建出了鄰位雙軸苯乙烯和多軸體系,該成果發表在近期J. Am. Chem. Soc.(DOI:10.1021/jacs.8b09893)上。...
近日,Scripps研究所Phil S. Baran課題組發明了一種通過直接碳同位素交換的14C放射標記烷基羧酸的方法,即先形成氧化還原活性酯(RAE),然后進行鎳介導的化學選擇性還原脫羧-羧化(Fi...
1月8日,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在京揭曉,共評出285個項目(人選)。其中,國家自然科學獎38項,國家技術發明獎67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173項,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授予簡·迪安·...
2018年已然過去,化學加在過去一年里推送累計1400多篇文章,大家印象最深的、最喜歡的都是哪幾篇呢?今日化學加特別選出了其中的100篇熱門文章,帶大家回顧這一年!這其中有科研進展、大牛故事、科普文章...
近日,德國波鴻大學Lukas J. Goo?en課題組報道了Pd/Cu體系下,空氣或NMO作為氧化劑的缺電子苯甲酸與未保護的胺的氧化脫羧偶聯反應。相關工作發表在Angew. Chem. Int. Ed...
近期,加利福尼亞大學爾灣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化學系的Vy M. Dong課題組報道了鈀催化的1,3-二烯類分子氫膦化反應,可用于制備手性烯丙基膦氧化...
近日,Scripps研究所余金權教授與南京大學孫為銀教授和魯藝副教授等人首次報道了Rh(III)-催化的間位選擇性C-H活化方法,可以利用含有烷基和芳基取代基的非對稱炔烴實現區域和立體選擇性合成三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