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色盟,色婷婷AV一区二区三区之红樱桃,亚洲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网雨,中国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化學加!萃聚英才,共享化學!化學加,加您更精彩!客服熱線:400-8383-509

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在京揭曉,多個化學/化工/材料類項目獲獎?。ǜ将@獎名單)

來源:化學加      2019-01-10
導讀:1月8日,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在京揭曉,共評出285個項目(人選)。其中,國家自然科學獎38項,國家技術發明獎67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173項,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授予簡·迪安·米勒等5人。備受關注的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授予了兩位“80后”科學家——哈爾濱工業大學劉永坦院士,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工程大學錢七虎院士。

image.png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獎金標準進行了調整。調整原則:一是獎金額度提高60%,即由500萬元/人調整為800萬元/人;二是調整獎金分配結構,將獎金全部授予獲獎人個人,由個人支配。主要考慮是:本次獎金標準調整是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設立近20年以來獎金額度及結構首次調整, 旨在充分體現黨和國家對我國科技工作者的激勵和關懷。1999年設立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時,規定500萬元獎金“50萬元屬獲獎人個人所得、450萬元用作科研經費”,當前我國科研人員獲得科研經費的渠道已大幅拓寬。此外,參考國際慣例,將獎金全部授予獲獎人個人是國際知名科技獎勵的普遍做法。

在調整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獎金標準的同時,對三大獎獎金標準一并做了適當調整。調整原則為: 獎金額度提高50%, 即特等獎獎金標準由 100萬元/項調整為 150萬元/項,一等獎獎金標準由20萬元/項調整為30萬元/項,二等獎獎金標準由10 萬元/項調整為15萬元/項。

化學加特別整理了獲獎項目中部分化學化工材料類的項目名單,供大家參考,完整名單見后。

 2018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 

化學/材料類 項目

 2018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    二等獎
序號項目名稱主要完成人
1金屬納米材料的表面配位化學鄭南峰(廈門大學),
黃小青(廈門大學),
傅 鋼(廈門大學),
陳光需(廈門大學),
楊華艷(廈門大學)
2納米材料蛋白冠的化學生物學特性及其機制陳春英(國家納米科學中心),
劉 穎(國家納米科學中心),
谷戰軍(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吳曉春(國家納米科學中心),
趙宇亮(國家納米科學中心)
3細胞穩態調控活性分子的熒光成像研究唐 波(山東師范大學),
董育斌(山東師范大學),
李 平(山東師范大學),
王 鵬(山東師范大學),
李 娜(山東師范大學)
4自組裝納米結構的構建及功能化唐智勇(國家納米科學中心),
劉紹琴(哈爾濱工業大學),
宋 銳(中國科學院大學),
夏云生(國家納米科學中心)
5面向能源轉化與存儲的有機和碳納米材料研究陳永勝(南開大學),
萬相見(南開大學),
黃 毅(南開大學),
田建國(南開大學),
王成揚(天津大學)
6瞬態新奇分子的光譜、成鍵和反應研究周鳴飛(復旦大學),
李 雋(清華大學),
王冠軍(復旦大學),
陳末華(復旦大學),
龔 昱(復旦大學)
7金屬有機半導體的結構設計、性能調控與光電應用黃 維(南京郵電大學),
趙 強(南京郵電大學),
劉淑娟(南京郵電大學),
陳潤鋒(南京郵電大學),
孫會彬(南京工業大學)
8帶共軛側鏈的聚合物給體和茚雙加成富勒烯受體光伏材料李永舫(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侯劍輝(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何有軍(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霍利軍(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趙光金(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9一維氧化鋅的界面調控及其應用基礎研究張 躍(北京科技大學),
廖慶亮(北京科技大學),
戴 英(北京科技大學),
楊 亞(北京科技大學),
張 錚(北京科技大學)
10石墨烯微結構調控及其表界面效應研究吳明紅(上海大學),
潘登余(上海大學),
曹傲能(上海大學),
涂育松(上海大學),
王海芳(上海大學)
11塊體非晶合金的結構與強韌化研究呂昭平(北京科技大學),
吳 淵(北京科技大學),
惠希東(北京科技大學),
劉雄軍(北京科技大學),
張 勇(北京科技大學)

 2018年度國家技術發明獎 

化工/材料與冶金類 項目

2018年度國家技術發明獎    二等獎
序號項目名稱主要完成人
1天然活性同系物的分子辨識分離新技術及應用任其龍(浙江大學),
邢華斌(浙江大學),
錢國平(浙江花園生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鮑宗必(浙江大學),
楊啟煒(浙江大學),
張治國(浙江大學)
2取代芳胺系列產品綠色催化合成關鍵技術與工業應用李小年(浙江工業大學),
陳新民(圣奧化學科技有限公司),
盧春山(浙江工業大學),
張群峰(浙江工業大學),
朱秀全(河北建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俞衛祥(浙江友聯化學工業有限公司)
3均相離子膜制備關鍵技術及應用徐銅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劉兆明(山東天維膜技術有限公司),
金可勇(杭州水處理技術研究開發中心有限公司),
吳 亮(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汪耀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高從堦(杭州水處理技術研究開發中心有限公司)
4高性能鋁合金架空導線材料與應用孫寶德(上海交通大學),
高海燕(上海交通大學),
尤偉任(江蘇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疏 達(上海交通大學),
薛 馳(江蘇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張 佼(上海交通大學)
5基于硫磷混酸協同浸出的鎢冶煉新技術趙中偉(中南大學),
方 奇(廈門鎢業股份有限公司),
李江濤(中南大學),
楊金洪(廈門鎢業股份有限公司),
陳星宇(中南大學),劉旭恒(中南大學)
6空間碎片與高能粒子探測和防護關鍵材料及應用劉日平(燕山大學),
張新宇(燕山大學),
閆 軍(北京空間飛行器總體設計部),
向宏文(北京空間飛行器總體設計部),
劉文昌(燕山大學),
于 民(北京大學)
7壓水堆核電高溫高壓水環境材料損傷關鍵測試技術及成套裝備與應用韓恩厚(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
吳欣強(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
王儉秋(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
酈曉慧(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
匡文軍(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
彭群家(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
8大尺寸高性能激光偏振薄膜元件成套制備工藝技術及應用邵建達(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
朱美萍(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
魏朝陽(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
劉世杰(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
易 葵(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
趙元安(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
9基于濕法凹凸棒石高值利用關鍵技術開發與應用王愛勤(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
王文波(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
牟 斌(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
康玉茹(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
張俊平(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
汪 琴(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
10復雜組分戰略金屬再生關鍵技術創新及產業化張深根(北京科技大學),
潘德安(北京科技大學),
劉 波(北京科技大學),
王建明(華新綠源環保股份有限公司),
王鵬磊(上饒市致遠環??萍加邢薰?,
賴建明(清遠市進田企業有限公司)
11基于M3組織調控的鋼鐵材料基礎理論研究與高性能鋼技術董 瀚(鋼鐵研究總院),
翁宇慶(鋼鐵研究總院),
曹文全(鋼鐵研究總院),
孫新軍(鋼鐵研究總院),
王存宇(鋼鐵研究總院),
謝振家(北京科技大學)


聲明:化學加刊發或者轉載此文只是出于傳遞、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認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電話:18676881059,郵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