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大學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周禮杰老師團隊與新加坡國立大學How Yong Ng教授合作在期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影響因子10.753,中科院JC...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藥學院彭金良課題組應邀在藥學領域權威期刊Advanced Drug Delivery Reviews發表了題為“Cell-based drug delivery systems an...
在高水平大學建設之路上,高水平人才是核心資源。7月4日下午,在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江漢大學眾多專家學者和領導的見證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中科院環境化學與生態毒理學國家重點實...
過去,想和院士聊會天、成為院士的學生很難,如今,一股“院士科普熱”興起,院士們常常親自做科普,被人稱作是另一種“強基計劃”。...
近日,德國萊布尼茨催化研究所Rajenahally V. Jagadeesh教授在Science發表了高水平文章,題為“Nickel-catalyzed hydrogenative coupling ...
近日,天津大學材料學院宋東坡課題組利用“有序自發乳化原理(OSE)”,克服了水包油包水(w/o/w)多重乳液界面不穩定的挑戰,成功研制了具有靚麗結構色的光子晶體顏料。在國際頂級期刊《Angewandt...
近期,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材料腐蝕與防護中心腐蝕電化學課題組在高性能鋅基液流電池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研究人員在深入理解碘氧化還原反應機制的基礎上,提出了一種基于聚碘絡合物的碘正極溶液,有效解鎖了碘正...
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結構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朱起龍課題組創新性地開發了一種酶啟發的SMH電催化劑((NHx)16-NiPc/CNTs),其具有特定的單原子鎳中心和富氨基的局部微環境,實現...
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是最豐富的聚酯塑料,廣泛應用于紡織品與包裝行業,但每年約有千萬噸的廢棄PET排入海洋。華東師大科學家團隊在最大化節約成本、節省能源的情況下創造高附加值產品,為廢棄塑料提供...
近日,清華大學化學系王訓教授課題組在無機亞納米線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突破,發現堿土金屬-多酸團簇亞納米線能夠有效鎖定包括正辛烷、汽油等在內的易揮發有機液體,形成自支撐的彈性凝膠。...
6月26日至7月1日,第71屆林道諾貝爾獎獲得者會議在德國南部城市林道召開,約30名諾貝爾獎獲得者和來自90個國家的近500名年輕學者參會。科技日報記者應邀在線參會。本屆會議圍繞化學的主題,聚焦催化與...
近日,廈門大學謝素原院士/張前炎副教授團隊在雜五重[n]螺烯的合成及其性質研究方向取得重要進展,系列成果以“Nitrogen-Embedded Quintuple [7]Helicene: A Hel...
化學加網絡公益論壇第11期將于2022年7月9日(星期六)14:00-16:30舉行,我們很高興邀請到了武漢大學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王春江教授、江蘇師范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石楓教授、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
化學加網絡公益論壇第11期將于2022年7月9日(星期六)14:00-16:30舉行,我們很高興邀請到了武漢大學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王春江教授、江蘇師范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石楓教授、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
化學加網絡公益論壇第11期將于2022年7月9日(星期六)14:00-16:30舉行,我們很高興邀請到了武漢大學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王春江教授、江蘇師范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石楓教授、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
近期,南京師范大學化科院沈健教授/毛春教授/萬密密副教授團隊在生物醫用微納米馬達應用于疾病診療方向又有新的研究進展。相關成果以“Engineered Exosomes with Independent...
近日,深圳大學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孫靈娜教授團隊在《Small Methods》(影響因子14.188,中科院JCR 1區)上發表題為《Defective Fe3O4-x Few-Atom Cluste...
化學加網絡公益論壇第11期將于2022年7月9日(星期六)14:00-16:30舉行,我們很高興邀請到了武漢大學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王春江教授、江蘇師范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石楓教授、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
近日,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朱起龍課題組在仿酶微環境二氧化碳電還原研究取得新進展,相關結果發表在國際期刊《先進材料》(Advanced Materials 2022, 34, 2202830)上...
近日,天津理工和中科院化學所王鐵課題組以中空結構的MOF材料(ZIF-8)包裹在金超微粒上(GSPs@H-ZIF-8)作為基底,結合SERS技術實現了肺癌患者呼氣中的醛類生物標志物的檢測。GSP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