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山大學巢暉和陳禹課題組設計合成了鉑配合物(Pt)、手性釕配合物(Δ-Ru,Λ-Ru)以及手性釕-鉑雙核配合物(Δ-RuPt,Λ-RuPt)。相關結果發表在Angewandte Chemie I...
2022《理解未來》科學講座02期將以“AI+分子模擬與藥物研發”為主題,特別邀請到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員蔣華良教授和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教授、北京大學理學部副主任高毅勤...
近日,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成康副教授與荷蘭烏特勒支大學Krijn de Jong教授合作,利用納米尺度調控金屬-酸性位空間分布策略極大限度地提升了雙功能催化劑中貴金屬的利用效率,相關研究成果以“Max...
近日,《先進材料》(Advanced Materials)以研究性論文(Research Article)的形式,在線發表了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彭天右、李仁杰課題組關于調控共價有機框架的結構進而提高電催...
7月10日,第54屆國際化學奧林匹克在天津南開大學開幕。本屆賽事于7月10日至18日線上舉辦。來自全球84個國家和地區的326名參賽選手將在為期9天的比賽中展開一場智慧與學識的精彩角逐。...
近日,奧地利維也納大學Nuno Maulide課題組報道了一種立體發散性羰基烯基化反應,其中使用硫脲鎓葉立德(thiouronium ylides)作為烯基化試劑。同時,通過該策略可將醛轉化為Z-烯烴...
近日,沙特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Magnus Rueping與Osman M. Bakr課題組報道了一種基于銅納米團簇(nanocluster,NCs)的催化劑,即[Cu61(StBu)26S6Cl6H...
化學加網絡公益論壇第12期將于2022年7月16日(星期六)14:00-16:30舉行,我們很高興邀請到了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陳義華研究員、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周佳海研究員、中國科學院深圳先...
化學加網絡公益論壇第12期將于2022年7月16日(星期六)14:00-16:30舉行,我們很高興邀請到了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陳義華研究員、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周佳海研究員、中國科學院深圳先...
化學加網絡公益論壇第12期將于2022年7月16日(星期六)14:00-16:30舉行,我們很高興邀請到了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陳義華研究員、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周佳海研究員、中國科學院深圳先...
近日,北京大學郭少軍團隊在分子氧氧化脫硫催化材料創制與柴油脫硫應用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Cell子刊《Chem》上,題目是:Low-temperature aerobic oxidati...
2022年7月8日,南方科技大學物理系講席教授何佳清團隊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science上發表了題為“具有高熱電性能和高發電效率的高熵碲化鍺基熱電材料”(High figure-of-merit an...
6月6日,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舉行,科技部、中科院、工程院、中國科協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的有關負責人,介紹了“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設科技強國”有關情況。黨的十八大以來,我...
6月6日,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舉行,科技部、中科院、工程院、中國科協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的有關負責人,介紹了“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設科技強國”有關情況。黨的十八大以來,我...
近日,大連理工大學梁長海教授團隊在高穩定性金催化劑的設計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工作近日以封面論文的形式發表在國際期刊ACS Applied Nano Materials上。...
隨著“雙碳”目標的確立,氫能的開發與利用被寄予厚望。西安交通大學成永紅、張錦英教授帶領團隊在新型儲氫技術及應用研究領域取得多項突破,有效解決了氫能儲存、運輸中的一系列難題,使氫能的大規模應用成為可能。...
近日,牛津大學Timothy J. Donohoe課題組報道了一種Ti(Oi-Pr)4促進5或6-endo-trig環化反應,合成了一系列氮雜環化合物。其中,使用HFIP作為關鍵的溶劑,可立體選擇性地...
近日,同濟大學化學科學與工程學院劉明賢教授研究團隊報道了二硝基苯作為鋅-有機電池陰極材料,揭示了硝基芳烴陰極中陰離子共嵌插電荷存儲機制,促進硝基位點的高效利用和低反應能壘的快速氧化還原速率,實現了水系...
近日,山東大學國家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肖敏教授團隊蔣緒愷副研究員在膜靶向抗生素的智能設計領域取得新進展,在藥物化學領域權威期刊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發表題為“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