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大學材料與能源學院(云南省先進能源材料國際聯合研究中心)郭洪教授團隊在國際期刊Carbon Energy(影響因子21.5)發表新型準固態鋰金屬有機電池最新進展“COF‐based sing...
清華大學材料學院南策文院士、沈洋教授團隊報道了一種可彎曲的、具備高鋰離子電導率的超薄復合固體電解質膜,該膜由硫銀鍺礦硫化物Li6PS5Cl和極性聚(偏氟乙烯-共三氟乙烯)P(VDF-TrFE)框架組成...
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張正華教授課題組在限域催化膜制備及水處理應用方向取得新進展。該研究工作以“超高通量原位功能化的氮化硼膜用于限域催化”(Ultrahigh permeance functiona...
近日,華南師范大學華南先進光電子研究院先進材料研究所高進偉/姜月團隊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方面取得重要進展,提出了一種高效、穩定、可修復和低鉛泄漏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內部封裝策略。研究成果“An Inter...
近日,中國藥科大學藥學院李志裕/卞金磊團隊在USP8抑制劑及其抗腫瘤應用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研究成果以“Discovery of Potent Small-Molecule USP8 Inhibito...
化學加網絡公益論壇第13期將于2022年7月30日(星期六)14:00-16:30舉行,我們很高興邀請到了清華大學藥學院唐葉峰教授、上??萍即髮W物質科學與技術學院梁廣鑫教授、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
他們,是胸懷祖國、求真務實的科學家,奮斗在國家最需要的地方;他們,是人們眼中的學術“大神”,用超智慧的頭腦,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他們,從學生時代走來,一步步成為了兩院院士,引領著國家的科研發展。他們的...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生物分子結構表征新方法研究組(1822組)王方軍研究員團隊與南方科技大學田瑞軍教授、李鵬飛副教授等人合作,利用193nm紫外激光解離—質譜裝置,實現了免疫共受體CD28磷酸化胞質...
近日,福建物構所陳學元團隊在高效近紅外發光稀土摻雜全無機雙鈣鈦礦研究取得新進展,相關結果發表在《德國應用化學》雜志(Angew. Chem. Int. Ed. 2022, 61, e202205276...
近日,教育部辦公廳、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國家知識產權局辦公室聯合印發《關于組織開展“千校萬企”協同創新伙伴行動的通知》(簡稱“千校萬企”行動),推動校企深度融合,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
近日,Nature主刊邀請上海大學理學院物理系教授、錢偉長學院副院長任偉在Nature上撰寫發表News & Views Article,文章題為“Topology turns the cra...
近日,韓國成均館大學Jun Yeob Lee和三星電子研究院Hyeonho Choi在基于多重共振擴展和自旋振動耦合策略合成有機藍光窄帶發射材料用于OLED器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Mult...
化學加網絡公益論壇第12期將于2022年7月16日(星期六)14:00-16:30舉行,我們很高興邀請到了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陳義華研究員、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周佳海研究員、中國科學院深圳先...
近日,中山大學巢暉和陳禹課題組設計合成了鉑配合物(Pt)、手性釕配合物(Δ-Ru,Λ-Ru)以及手性釕-鉑雙核配合物(Δ-RuPt,Λ-RuPt)。相關結果發表在Angewandte Chemie I...
2022《理解未來》科學講座02期將以“AI+分子模擬與藥物研發”為主題,特別邀請到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員蔣華良教授和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教授、北京大學理學部副主任高毅勤...
近日,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成康副教授與荷蘭烏特勒支大學Krijn de Jong教授合作,利用納米尺度調控金屬-酸性位空間分布策略極大限度地提升了雙功能催化劑中貴金屬的利用效率,相關研究成果以“Max...
近日,《先進材料》(Advanced Materials)以研究性論文(Research Article)的形式,在線發表了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彭天右、李仁杰課題組關于調控共價有機框架的結構進而提高電催...
7月10日,第54屆國際化學奧林匹克在天津南開大學開幕。本屆賽事于7月10日至18日線上舉辦。來自全球84個國家和地區的326名參賽選手將在為期9天的比賽中展開一場智慧與學識的精彩角逐。...
近日,奧地利維也納大學Nuno Maulide課題組報道了一種立體發散性羰基烯基化反應,其中使用硫脲鎓葉立德(thiouronium ylides)作為烯基化試劑。同時,通過該策略可將醛轉化為Z-烯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