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近代科學誕生以來,科學教育就成為了教育的重要內容。從歷史來看,我國過去的科學教育,培養了大批具有一定科學知識和先進技能的產業工人,推動我國迅速從一個傳統農業國轉向一個工業大國,也從側面培養了群眾的...
近日,哈佛大學的E. N. Jacobsen教授課題組接連在Science和Nature上發表了高水平文章,分別是:6月10日在Science上發表了題為“Enantioselective hydro...
近日,UT西南醫學中心的Myles W. Smith課題組在JACS上報道了Myrioneuron生物堿Myrioneurinol的全合成,這是通過識別其多環結構中隱藏的對稱性而實現的。通過在關鍵的去...
近日,化學加小編發現,南方科技大學李闖創教授團隊的論文,入選《美國化學會志》JACS 年度論文閱讀量排行榜TOP20,排名第三。...
石墨炔是繼碳納米管、石墨烯之后由我國首創并命名的新一代碳材料。由于具有豐富的碳化學鍵、大的共軛體系、天然的孔洞結構和本征帶隙等特征,石墨炔在生長、組裝和性能調控等方面表現出巨大優勢和先進性,將是推動催...
將生物質轉化為可降解聚合物被認為是減少白色污染的有效途徑。在許多生物質化合物中,2,5-呋喃二甲酸(FDCA)作為生產生物可再生聚合物的平臺分子引起了極大的關注。在許多FDCA生產方法中,5-羥甲基糠...
蘭州大學覃文武教授課題組一直致力于酶的活性檢測及疾病診斷以及改進COFs的發光能力的研究,相關科研成果發布在Analytical Chemistry, Acs Sensor,Chem. Commun....
近日,大連理工大學小分子活化與仿生催化教育部創新團隊劉野在前期工作的基礎上,制備出完全交替結構的羰基高分子材料。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Angew. Chem. Int. Ed. 上。...
近日,南方科技大學化學系講席教授鄭智平課題組在高核稀土團簇的自組裝研究上取得突破性進展,通過多種模板陰離子的共同作用,設計分離了十二核、三十四核、四十八核及六十核的系列高核稀土團簇,揭示了籠狀六十核稀...
諾誠健華(香港聯交所代碼:09969)和康諾亞(香港聯交所代碼:02162)今日聯合宣布,雙方合資公司天諾健成研發的靶向CCR8單克隆抗體CM369新藥研究(IND)申請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
近日,華南師范大學腦科學與康復醫學研究院青年拔尖人才劉彥梅與青年英才秦偉、生命科學學院青年英才梁芳、廣東省人民醫院費繼鋒教授合作,在基因編輯領域取得了重要進展。該研究通過純化蛋白并結合化學修飾gRNA...
近日,福建師范大學姚胡蓉副教授課題組在鈉基層狀正極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Nano Energy》上。...
近日,南方科技大學化學系講席教授鄭智平課題組在高核稀土團簇的自組裝研究上取得突破性進展,通過多種模板陰離子的共同作用,設計分離了十二核、三十四核、四十八核及六十核的系列高核稀土團簇,揭示了籠狀六十核稀...
“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采集工程”(以下簡稱“采集工程”)于2010年正式啟動,是經國務院批準,由中國科協牽頭聯合11家部委共同實施的一項科技歷史人文工程。十余年來,已有近六百位老科學家接受采集,全國上...
近日,西北工業大學生命學院騫愛榮教授研究團隊在骨質疏松癥治療靶點方面取得重要研究進展。團隊通過整合多組學數據,基于生物信息學分析從遺傳水平和基因水平研究發現RNA結合蛋白—人抗原R(HuR)是一個重要...
近期,上海交通大學顏徐州教授團隊在化學綜合性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發表了題為“具有稠密輪烷骨架結構的機械互鎖聚合物氣凝膠(Mechan...
6月22日(星期三)19:30-20:30,上海皓鴻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將為大家帶來主題為“picoSpin臺式核磁在中間體快速檢測方面的應用”的直播,歡迎準時收看直播。...
近日,北京大學張艷鋒教授課題組基于基底臺階邊緣誘導取向和晶格匹配誘導外延生長兩種機制的協同作用,在具有高密勒指數、Au(111)單晶的近鄰面上,實現了單一取向排列、單層MoS2條帶的控制生長,通過完美...
近日,東南大學物理學院王金蘭教授課題組在電催化劑設計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A Universal Descriptor for Complicated Interfacial Eff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