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大學化學科學與工程學院方文浩課題組聚焦催化活性位點的設計合成,發展了一系列功能金屬催化劑,實現溫和條件下催化醇胺氧化偶聯制備亞胺。相關成果以“Aerobic activation of al...
“隨著該技術的突破,未來也有望將促進微型反應器的設計與開發并助力二氧化碳催化、乳化、化妝品、制藥等應用領域的新技術研發?!?..
“2023中國·濟南化工產業博覽會”定于4月19日-21日在山東國際會展中心舉辦。本屆博覽會展出面積將達到30000㎡,標準展位1500個,展商數量800+,觀眾人數30000+。博覽會誠邀國內外廣大...
復旦大學丁建東教授團隊持之以恒地研究熱致水凝膠20余年,涉及高分子化學、高分子物理、材料與細胞相互作用、可降解生物材料的醫用和藥用等多個方面。近日,丁建東教授團隊基于熱致水凝膠發明治療/預防一體式腫瘤...
2022年9月15日,哈佛醫學院及清華大學藥學院聯合在Cell期刊上發表了題為“A general chemical principle for creating closure-stabilizin...
近日,CNRS/圖盧茲第三大學(CNRS/Université Toulouse III-Paul Sabatier)Sami Lakhdar課題組與亞琛工業大學(RWTH Aachen Univer...
近日,美國德克薩斯大學達拉斯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 at Dallas) Vladimir Gevorgyan課題組發展了通用的脂肪胺α-C(sp3)-H硼化方法,高區域選擇性和...
涂永強,中國化學會常務理事。2009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2012年獲“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2016年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主要從事有機合成化學。...
第一屆“小分子核磁共振技術國際研討會“茲定于2022年10月27-31日在江蘇省南京市召開。本次會議是國內首次舉辦小分子核磁技術應用的國際研討會,由南京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和配位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聯合舉辦...
近日,清華大學李必杰課題組實現了銥催化烯基酰胺sp2碳氫鍵對α-烯烴的支鏈選擇性不對稱加成反應,高效構建含有烯丙位手性中心的三取代Z-式烯基酰胺。...
2022年9月20日,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交叉中心劉聰研究員團隊與上海交通大學Bio-X研究院李丹教授團隊合作研究,發現α-syn病理性纖維通過直接結合小膠質細胞表面的RAGE受體來誘導細胞炎癥反應,揭...
近日,清華大學王朝暉、姜瑋團隊在酰亞胺功能化的分子碳材料領域取得系列重要進展,團隊不僅闡述了該分子碳體系從分子設計到功能應用的演變規律,深入揭示其分子結構-物理化學性質-功能應用之間的關系;而且還對其...
近日,華南師范大學生物光子學研究院殷實副研究員團隊與山東大學杜林教授團隊、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葛茂發研究員團隊合作,在大氣氣溶膠表面生成有機硫酸鹽非均相化學反應機制的理論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以...
近日,清華大學劉強課題組和鄭州大學藍宇課題組合作,在催化氫化反應活性中間體的分離表征與合成應用方面取得進展。...
近日,北理工化學與化工學院張加濤教授團隊與清華陳晨教授合作在碳基原子分散的金屬位點的配位環境調控與配位結構變化引起的電子結構改變以及對應的氧還原選擇性和活性調控進行了系統闡述。特別是針對配位殼層的調控...
近日,日本九州大學(Kyushu University)R. Yazaki 和T. Ohshima課題組發展了一種三重催化體系(K2CO3, Piv2O, DMAP),在溫和條件下,高化學選擇性的實現...
近日,華南師范大學生物光子學研究院殷實副研究員團隊與山東大學杜林教授團隊、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葛茂發研究員團隊合作,在大氣氣溶膠表面生成有機硫酸鹽非均相化學反應機制的理論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以...
潔凈煤“碳”索(三)——高效低能耗碳捕集及資源化關鍵技術學術沙龍...
第十三場講座由南開大學化學學院博士生導師劉陽研究員帶來“納米藥物 – 小身材,大能耐”。本周五19點共同期待!...
近日,華中師范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余穎教授課題組與吉林大學李莉萍教授、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余家國教授合作,在大電流電解海水制氫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相關成果以“Rapid self-reconstru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