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評論快報》(Physical ReviewLetters)5月23日在線刊發了物理學院和量子科學與工程研究院陳學文教授團隊題為《納米電子庫介導的電光直接調制》的論文(“Direct Electr...
化學加網絡公益論壇第6期將于2022年6月4日(星期六)14:00-16:30舉行,我們很高興邀請到了北京師范大學化學學院副院長楊清正教授、大連理工精細化工國家重點實驗室樊江莉教授、華東理工化學與分子...
化學加網絡公益論壇第6期將于2022年6月4日(星期六)14:00-16:30舉行,我們很高興邀請到了北京師范大學化學學院副院長楊清正教授、大連理工精細化工國家重點實驗室樊江莉教授、華東理工化學與分子...
化學加網絡公益論壇第6期將于2022年6月4日(星期六)14:00-16:30舉行,我們很高興邀請到了北京師范大學化學學院副院長楊清正教授、大連理工精細化工國家重點實驗室樊江莉教授、華東理工化學與分子...
王銳,全國政協常委、中國工程院院士(醫藥衛生學部)、中國醫學科學院學部委員、蘭州大學副校長、中國藥學會副理事長、中華醫學會常務理事。...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徐銅文教授團隊在新型多孔材料分離膜精密構筑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報道了一種具有多層次通道結構的多孔有機籠(POC)離子分離膜。該膜表現出優異的一價陽離子滲透性和一/二價離子選擇性...
手性二硼化合物在有機合成、材料科學以及藥物化學領域中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分子中的兩個碳硼鍵可以轉化成各種官能團。近些年來,諸如雙硼化反應、偶聯反應、雙硼氫化反應和同系化反應等方法已經被應用于手性諧二硼...
近日,廈門大學孫世剛院士、周志有教授課題組在燃料電池陽極抗毒化催化劑方面取得新進展。該工作通過在金屬釕表面構筑水合二氧化釕修飾層,阻礙一氧化碳的擴散和吸附動力學,有效提高了金屬釕催化劑的抗中毒能力,相...
近日,精細化工國家重點實驗室孫立成院士、李福勝副研究員等人與海外學者合作,在非均相電催化水氧化機理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為集中展示中科院當代青年的精神品格和價值追求,用榜樣的力量激勵廣大青年堅定理想信念,心系“國家事”、肩扛“國家責”,為實現“四個率先”和“兩加快一努力”目標要求貢獻青春力量,中科院開展了第一屆“中國科...
沙國河:1934年生,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1997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主要從事化學激光、激光化學及分子反應動力學研究。曾參與設計研制中國第一臺化學激波管、中國第一臺化學激光器,首次實...
光動力治療(PDT)具有治療副作用小、選擇性高和幾乎沒有耐藥性等優點,是近年來備受關注的腫瘤治療策略,其利用光敏藥物在特定波長照射下,敏化分子氧生成活性氧來殺滅腫瘤細胞。...
Ti3C2Tx-MXene是一種新型的二維納米材料,該材料具有良好的金屬導電性、親水性、大比表面積及豐富的表面修飾基團等優點被廣泛應用在催化、電化學傳感領域。...
5月12日,華中科技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國家納米藥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羅亮教授團隊開發了一種碘含量可高達84%的共軛高分子材料,可作為CT對比劑進行高效CT成像,進而引導腫瘤的精準手術切除和立體定向放...
北京師范大學吳立明教授和陳玲教授課題組選取典型的類液態化合物(硫銀鍺礦Ag9GaSe6)為研究對象,首次在微觀原子層面上發現壓力誘導的不穩定性是導致材料性能不穩定的一個重要因素。...
近日,蘇州大學朱晨課題組報道了一種通過亞磺酰胺(sulfinamides)的立體專一性均裂(homolytic)取代反應實現了烯烴的不對稱自由基環化。同時,通過該策略可合成一系列環狀亞磺酰胺衍生物,具...
英矽智能的候選藥物在低劑量下具有良好的體內療效,無需與利托那韋(Ritonavir)連用;該候選藥物有望用于新型冠狀病毒和其變異株,以及其他類型冠狀病毒的治療;英矽智能的候選化合物具有結構新穎、易于合...
康龍化成宣布與美國Noramco簽訂資產購買協議,收購其位于美國羅德島州Coventry的原料藥生產基地,交易預計在滿足慣例成交條件后完成。...
金屬有機框架材料(MOF)具有結構多樣、孔隙率高、比表面積大(高達10000 m2 g-1)、孔表面易功能化等優勢,通過有效的改性策略可以提升MOF材料的導電性和穩定性,使其在電化學能量存儲與轉化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