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工業大學微系統與微結構制造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賀強教授團隊在仿細菌膠體馬達研究取得重要進展,研究成果以“仿細菌膠體馬達集群的宏觀趨化運動”(Macroscale Chemotaxis from a ...
南開大學化學學院張振杰特聘研究員課題組發展了一種分步合成的新思路,制備了一系列高結晶、高穩定的新型多孔共價有機框架材料(NKCOFs)。該工作最近發表于Angew. Chem. Int. Ed. 20...
2019年12月16日,南京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張志炳教授在南京東郊國賓館向國家應急管理部領導專題匯報“微界面強化反應技術”。國家應急管理部孫華山副部長、王浩水總工程師、調查統計司李萬春司長、安全執...
單分子磁體是一類具有強易軸各向異性的分子納米磁體,可以在特定溫度以下表現出磁滯等類似磁體的行為,是一種超順磁態。分子中僅含有一個金屬離子的單分子磁體通常被稱為單離子磁體,近20年來,人們通常可以使用各...
2019年10月2日,上海有機所董佳家和巴里·夏普利斯等的研究成果以 “Modular click chemistry libraries for functional screens using a...
廈門大學高錦豪教授課題組在生物影像樹枝狀大分子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以“DOTA-Branched Organic Frameworks as Giant and Potent Metal Che...
近日,上海科技大學物質學院楊波課題組在表面催化反應復雜網絡優化的理論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該成果在《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發表。該研究得到了編輯和審稿...
日前,黑龍江大學閆鵬飛、李洪峰教授領銜的光功能稀土超分子材料課題組在圓偏振熒光研究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首次通過手性輔配體誘導的策略成功構筑了一對對映體純的稀土四面體籠。這一研究成果以全文的形式發表在《...
近日,陜西師范大學楊明瑜課題組開發了一種通過光驅動/銅催化的1,5-HAT策略的脂肪胺類化合物的選擇性硫醇化,該成果發表于近期Chem. Sci.(DOI: 10.1039/C9SC04169A)。...
12月20日,國際著名學術期刊《Science》發表了四川大學高分子材料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高分子研究所夏和生教授(夏和生教授為該論文第一作者,四川大學為該論文第一單位)與西北工業大學柔性電子研究院王...
除了其非凡的基因組編輯能力外,CRISPR-Cas系統還以其高堿基分辨率和等溫信號放大開啟了生物傳感應用的新時代。然而,目前報道的CRISPR-Cas傳感器大多只用于核酸的檢測,對非核酸目標的應用有限...
近日,江西理工大學無序物質研究中心張毅和葉恒云教授團隊在稀土新材料研究方面取得階段性進展,最新成果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美國化學會志...
當你說話時,周圍的人都聽到了你的聲音,這是聲音(聲波)的擴散現象;當你丟一顆小石子到平靜的思源湖里,激起的漣漪會一圈一圈地蕩漾開來,這是水波的擴散現象。實際上,各種波——不管是聲波、水波,還是電磁波、...
近日,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王健君課題組與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周昕等合作,創造性地通過利用尺寸固定的納米顆粒去探測冰成核與納米顆粒的尺寸匹配信號,從而探測微小瞬時的臨界核的存在和特征。相關研究工作發表在近...
江南大學匡華教授團隊設計并制備了一個納米復合物(UCNP@ZIF-NiSx),是由上轉換納米粒子(UCNP)核和以手性NiSx NPs(以UCNP@ZIF-NiSx表示)包覆的沸石咪唑酯骨架-8(ZI...
近日,南京大學李桂根教授課題組和印第安納大學-普渡大學印第安納波利斯分校Ge Haibo教授課題組合作在Angew發表論文,報道了在Pd(II)催化下,通過瞬態配體和外部配體的參與,實現脂肪醛和雜芳基...
近日,南開大學王曉晨研究員課題組在JACS發表論文,首次報道了B(C6F5)3催化的N-烯丙基-N-糠酰胺的串聯反應,涉及分子內呋喃Diels-Alder反應和醚鍵斷裂的過程。該反應具有廣泛的底物范圍...
近日,湖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譚勇文教授團隊在國際知名材料能源期刊《ACS Energy Letters》(IF:16.331)發表題為“Identifying Electrocatalytic S...
華中科技大學夏寶玉課題組通過氧化還原策略來調控雙金屬Co-Ni MOF納米薄片的結晶性和電子結構來增強材料法拉第電容。...
近日,復旦大學張俊良課題組利用他們獨立開發的SadPhos系列配體(Xu-Phos),高對映選擇性地實現了鈀催化的鄰碘芳基烯丙基類化合物與有機硼酸之間的串聯Heck/Suzuki偶聯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