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化物所王峰研究員在Nature Catalysis發表了在溫和條件下(室溫,氫壓力≤0.2 MPa)將脂肪酸以≥90%的收率得到附加值高的長鏈烷烴的報道。文章doi:10.1038/s41929-...
汗腺結構和功能重建是皮膚創燒傷后再生修復尚未解決的難題。難點之一是汗腺體積雖小卻是一個完整的器官,上皮和間充質組織兼而有之,在嚴重創燒傷條件下皮膚原位的汗腺細胞已遭破壞,而愈合的組織內沒有可以用來主導...
近期,皮膚微生態、微生物、菌群成了化妝品界的熱門話題,歐萊雅,資生堂,寶潔等品牌紛紛推出"皮膚微生態"概念。原料商也不甘落后,紛紛開展益生元,益生菌的相關研究及應用。皮膚微生態與皮...
近日,“上海科技大學-清華大學抗新冠病毒聯合攻關團隊”率先在國際上成功解析新型冠狀病毒“RdRp(RNA依賴的RNA聚合酶)-nsp7-nsp8復合物”近原子分辨率的三維空間結構,揭示了該病毒遺傳物質...
近期,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夏紀寶課題組在可見光光致氧化還原/鎳雙重催化下實現了醛與1,3-二烯的支鏈選擇性還原偶聯,該成果發表于ACS Catal.(DOI: 10.1021/acscatal...
最近,位于浦東張江的羅氏制藥中國公司收到來自國家藥監局的好消息:羅氏一款聯合治療方案獲得優先審批資格,有望成為全球首個獲批用于晚期不可切除肝細胞癌的一線、免疫聯合治療方案。 ...
●近年來,菏澤市一直把生物醫藥作為主導產業培育,去年產業規模突破300億元,增幅超過20%,總量持續位居全省前列。 ●出臺支持生物醫藥產業優先發展的政策措施,規劃建設了專業生物醫藥園區,推動...
寧夏寧東能源化工基地復工復產見聞;60萬噸磷石膏綜合利用項目落地開陽;川維化工全面復工復產后產品質量攻關取得成效...
隨著全國新冠肺炎疫情形勢的好轉,一些化工企業開始復工復產。保障復工安全要關注崗位缺員和人員心理問題、關注設備設施管理、關注開停車過程的風險.........
3月16日,由中國工程院院士、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研究員陳薇領銜的科研團隊所研制的重組新冠疫苗獲批啟動臨床試驗,這是國內第一個進入臨床試驗階段的新冠疫苗。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當地時間3月16...
2020年3月15日,上海復星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其控股子公司上海復星醫藥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獲BioNTech SE許可在中國獨家開發和商業化基于其專有的mRNA技術平臺研發的針對COVID-1...
3月17日,國家藥監局受理諾誠健華奧布替尼上市申請。此前諾誠健華宣布,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 (NMPA) 已受理奧布替尼 (ICP-022) 用于治療復發/難治性套細胞淋巴瘤(MCL) 患者的新適應...
北京理工大學材料學院吳鋒院士團隊多年來在電池回收利用與資源化再生方面做了大量的創新研究工作,近日在國際頂級期刊《Chemical Reviews》上在線發表題綜述論文,對可充電電池(鋰離子電池及下一代...
在過去無數個新年里,最惱人的事情可能就是噼里啪啦的鞭炮聲了,而另一種同樣需要點燃的東西可能就深得眾愛,那就是煙花,當絢爛的煙花在夜空綻放,所有人都會為之側目。...
近日,復旦大學黎占亭教授、周偉副教授、張運昌團隊以半剛性四陽離子四醛和四個柔性二酰肼為原料,合成了四種水溶性腙基三維柔性有機框架FOF-1-4。1H NMR譜圖顯示了重水中FOF-1-4的形成,動態光...
3月13日上午,在第38個“國際消費者權益日”來臨之際,青島市中級人民法院舉行線上新聞發布會,通報一年來青島法院危害食品藥品安全犯罪案件審判工作情況,并發布10個典型案例。...
近期,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齊湘兵課題組與南京理工大學姜超課題組合作報道了可見光引發、單一鎳催化的烷基鋯的交叉偶聯反應,可用于C(sp3)-C(sp3), C(sp3)-C(sp2)和C(sp3)-C(s...
2020 年 3 月 17 日,《自然-機器智能》雜志報道了英特爾與美國康奈爾大學的科學家共同構建數學算法的研究成果。在研究人員的指導下,英特爾神經擬態研究芯片Loihi 迅速掌握了 10 種不同氣...
糖類化合物在許多生命過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如,細菌和病毒的感染,細胞生長和增殖,免疫反應等等。與通過基因調控的生物合成蛋白質和脫氧核糖核酸(DNA)相比,糖類化合物的生物合成不是基因調控的,而是...
3月17日下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藥物疫苗和檢測試劑研發攻關最新情況舉行發布會,科技部生物中心主任張新民介紹法匹拉韋目前已完成臨床研究,顯示出很好的臨床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