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務院安委會日前印發《全國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計劃》,在全國部署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新聞辦發布會上,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應急管理部副部長孫華山介紹,《全國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計劃》主要聚焦風險高隱患多、事故易發多發的煤礦、非煤礦山、危化品、消防、道路運輸、民航鐵路等交通運輸、工業園區、城市建設、危險廢物等9個行業領域,組織開展安全整治。三年專項整治分四個階段進行。一是今年4月份為動員部署階段。目前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和中央企業正在制定實施方案,對開展專項整治三年行動作出具體安排。二是今年5月至12月為排查整治階段。主要是建立問題隱患和制度措施“兩個清單”,堅持邊查邊改、立查立改,加快推進實施,整治工作取得初步成效。三是2021年為集中攻堅階段。整治工作中動態更新“兩個清單”,針對重點難點問題加大攻堅力度,推動建立健全安全隱患排查和安全預防控制體系,整治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四是2022年為鞏固提升階段。針對專項整治中發現的共性問題和突出矛盾,梳理法規標準、政策措施層面需要建立健全、補充完善的具體制度,逐項推動落實,形成一批制度成果。
在關于危化品的風險防控方面,應急管理部副部長孫華山表示,今年2月份,中辦國辦下發了《關于全面加強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工作的意見》,這個《意見》是歷史上第一次對于一個行業領域安全生產工作專門印發文件,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于危化品安全生產工作的高度重視,同時也反映出危化品安全系統性風險凸顯。專項整治中關于危化品的風險防控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專項。一是危險化學品的生產;二是工業園區,實際上主要是化學園區;三是危險廢物的專項治理。第一,危化品的安全專項治理,這主要是突出高危工藝企業的本質安全水平的問題,這些高危的工藝怎么能夠提升本質安全水平。舉個例子,國外化工企業,在美國、歐洲爆炸的也不少,但最大的問題,人家爆炸的基本上不死人,而去年發生的“3·21”江蘇響水事故,包括以前的天津、昆山,類似事故群死群傷,傷亡很大,這里面最大的一個問題是我們本質安全水平不夠高,危險的工藝、危險的崗位、危險的區域人多,所以我們提出用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就是在危險的崗位用機器來替代人,在高風險區域用自動化把人減下來,這就是我們要實施的化工本質安全的問題。這是實現危化品根本好轉的一個出路,實現突出自動化、智能化的改造。這是危化品的安全整治方面,主要是本質安全水平的提升。第二,關于工業園區的安全整治,工業園區現在最大的問題是簡單地把化工企業搬到一起,沒有科學的、整體的規劃、整體的風險評估,從而產生了多米諾骨牌現象的發生。本來一個園區有很多優勢,但如果不規劃好、不設計好、源頭上不控制好就會產生多米諾骨牌效應,這也是響水事故群死群傷的最大教訓。這次專項整治,一是抓園區的規劃布局,科學規劃園區區域布局,明晰園區產業發展規劃,嚴格進入園區項目的準入條件,就是要防止多米諾骨牌效應。二是抓整體性風險管控。對園區進行全面的風險評估,園區里對一個項目評估可能是安全的,兩個項目可能也安全,但是加在一起整個園區的風險大大增加。所以在這次整治中要求對園區進行整體性風險評估。三是抓智能化建設。就是進行園區一體化管理,進行信息化的監控,建立監控平臺。對園區中企業一旦發生異常生產狀況、有跑冒滴漏,第一時間能夠反應,及時的進行救援應急,保證事故遏制在萌發階段。第三,對于危險廢物的安全整治,一些不法企業在環境治理不嚴格的時候往往有一些廢物往空中排、往地下埋、往水里排。我們三年攻堅戰,環境治理不斷地嚴格起來以后,這些現象就不能出現了,但是反過來造成了一個問題是安全風險增加了,因為它沒有及時處理,這些危險廢物都憋在企業里面,響水這起事故就是這樣,它的廢料原來是有地下埋的、也有往水里排的、也有燒掉的,但是要求嚴格以后它排不出去、治理不掉,在企業里長期堆積就是一個重大風險,這種風險越來越大,類似的情況在各個行業領域都存在。所以對危險廢物的專項治理也是一個非常突出的問題。這次專項整治中9個專項中就有危險廢物的專項治理,就是要把危險化學品的全過程監管實施起來,從生產、經營、貯存、運輸到廢棄物的處置全鏈條加強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