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大學物理學院、輕元素先進材料研究中心江穎教授課題組與劉開輝教授課題組合作,自主研發了一臺qPlus型光耦合掃描探針顯微鏡。該顯微鏡性能達到國際最好水平,其中原子力傳感器振幅噪音和品質因子國際...
近日,南京林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2020級木材科學與技術專業博士研究生馬曉帆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Chem》 (影響因子25.832,《Cell》姊妹刊)在線發表了題為 “When M...
近日,哈爾濱工業大學航天學院復合材料與結構研究所鄭永挺教授項目組在超高韌性、柱狀晶納米氧化鋁基陶瓷領域取得重要進展。該研究成果以論文形式發表在Small雜志(影響因子:15.15)上,題為“具有三級微...
近日,華南理工大學前沿軟物質學院林志偉教授與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Ming Zheng研究員,利用DNA首次實現了SWCNTs的可控有序修飾。相關研究成果以“DNA-guided lat...
近日,光子鼻與分子材料研究團隊房喻院士課題組在光電惰性飽和烷烴熒光敏感薄膜創新制備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德國應用化學》期刊(Angew. Chem. Int. Ed., 2022, D...
近日,湖南大學徐先東-陳江華教授團隊在超高溫難熔合金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相關論文以題為“Metal-carbide eutectics with multiprincipal elements make...
近日,湖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曾明華教授團隊在國際上首次提出“基于動態化學串聯擾動的MOF玻璃普適化制備”的原創策略,報道了第一個傳統MOF成功玻璃化實例,首次發現并證明高穩定MOF過冷液體的存在。相關成...
近日,復旦大學孔彪課題組開發超組裝手性異質薄膜篩分器件,相關研究工作日前以“Super-Assembled Chiral Mesostructured Hetero-membranes for Sma...
近日,華僑大學土木工程學院付明來教授課題組在國際期刊AngewandteChemie-International Edition(德國應用化學)上發表了重要研究成果:Enhanced Solar Ev...
近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資源環境學院郭學濤教授團隊在環境領域著名學術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上發表題為“Dissolved Organic M...
近日,由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化學化工學院催化反應工程科研團隊聯合山東東明石化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卓然工程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開發的“原油催化裂解制烯烴(UPC)成套技術”通過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組織的科...
6月18日凌晨,上海石化乙二醇裝置發生爆炸,造成1死、1傷。事故發生后,國務院安委辦對該起事故實施掛牌督辦,經市政府同意,市應急局會同有關部門組成事故調查組。...
近日,福建物構所陳學元團隊在高效近紅外發光稀土摻雜全無機雙鈣鈦礦研究取得新進展,相關結果發表在《德國應用化學》雜志(Angew. Chem. Int. Ed. 2022, 61, e202205276...
近日,大連理工大學梁長海教授團隊在高穩定性金催化劑的設計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工作近日以封面論文的形式發表在國際期刊ACS Applied Nano Materials上。...
近日,同濟大學化學科學與工程學院劉明賢教授研究團隊報道了二硝基苯作為鋅-有機電池陰極材料,揭示了硝基芳烴陰極中陰離子共嵌插電荷存儲機制,促進硝基位點的高效利用和低反應能壘的快速氧化還原速率,實現了水系...
近日,青島能源所崔光磊研究員帶領的固態能源系統技術中心與青島科技大學等單位合作,開發出了一種新型自支撐單離子導體聚合物電解質,以該電解質所組裝的鎂金屬電池表現出優異的高溫電化學性能和安全性。相關研究成...
過去,想和院士聊會天、成為院士的學生很難,如今,一股“院士科普熱”興起,院士們常常親自做科普,被人稱作是另一種“強基計劃”。...
6月26日至7月1日,第71屆林道諾貝爾獎獲得者會議在德國南部城市林道召開,約30名諾貝爾獎獲得者和來自90個國家的近500名年輕學者參會。科技日報記者應邀在線參會。本屆會議圍繞化學的主題,聚焦催化與...
近日,廈門大學張力教授課題組和吳德印教授課題組合作,在環己六酮(C6O6)有機負極材料深度儲鋰研究中取得新進展,相關成果以“Eight-Electron Redox Cyclohexanehexone...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黃政仁研究員團隊陳健副研究員首次提出高溫熔融沉積結合反應燒結制備SiC陶瓷新方法。在3D打印碳化硅陶瓷研究中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Additive Manuf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