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安交大材料學院單智偉教授團隊與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等單位合作,在無機塑性半導體領域取得重大突破。該研究發現,二維結構范德華半導體InSe在單晶塊體形態下具有超常規的塑性和巨...
《自然?能源》(Nature Energy)刊發了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劉宗豪副教授為第一作者、南方科技大學助理教授丘龍斌為共同第一作者,日本沖繩科學技術大學院大學(OIST)戚亞冰教授為通訊作者的論文...
近日,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綠色能源化工團隊在選擇性催化還原脫硝技術(NH3-SCR)研究方面取得系列進展,研究成果分別發表在ACS Catalysis、Applied Catalysis B: Env...
觸角是昆蟲重要的感受器,通過感觸外界物體,做出相應反饋。在物質世界中,要更好研究物體接觸時的“力量”離不開原子力顯微鏡,而其核心構件探針,則如同昆蟲的“觸角”,能夠將樣品表面的作用力轉換成微懸臂梁的彎...
近期,南京師范大學甘志星副教授在帶隙梯度分布半導體異質結的能量漏斗效應方面研究取得重要進展,發展了一種光譜測試方法,可以用于區分能量漏斗效應過程中的載流子轉移和能量共振轉移機制。研究結果以"...
石墨烯作為一種新型碳納米材料,具有高機械強度、良好導電導熱性、大比表面積、良好化學穩定性等優點,在能量儲存、電子器件、傳感材料、催化劑、防腐涂料等領域展現出了極為廣闊的潛在應用前景。目前,石墨烯的應用...
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葉龍武教授課題組應美國化學會旗下Chemical Reviews刊物的邀請,撰寫題為"Nitrene Transfer and Carbene Transfer in G...
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天然產物有機合成化學重點實驗室金健課題組近期在芳烴的三氟甲基化研究中取得新進展(圖1)。光氧化還原催化與芳基亞砜的結合,為三氟甲基自由基以及類似自由基的產生提供了新的途徑(...
由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柳紅、王逸平和蔣華良課題組聯合研發的抗高血脂癥化學1類新藥DC371739,于2020年7月24日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頒發的臨床試驗通知書,同意開展臨床試驗。...
山西大學大型科學儀器中心夏丹玉副教授近期在美國化學會《Chemical Reviews》雜志上以第一/通訊作者發表綜述論文(Chem. Rev.2020, 120, 6070?6123),是山西大學首...
近日,北京化工大學的劉文教授和孫曉明教授在聚合物電解質材料研究方面取得最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在最新一期的Advanced Materials 上。...
近期,湘潭大學化學學院沈平教授課題組基于新型小分子受體材料的高效三元聚合物太陽能電池的研究成果,發表在《材料化學C》(一區TOP期刊,影響因子7.059),題目為“小分子/富勒烯受體合金:一種提高三元...
近日,清華大學化工系陸奇副教授團隊對二氧化碳電催化還原電極表面物種的研究取得進展,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表題為《引入氧氣共同電解帶來的二氧化碳電化學還原的提...
近期,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彭海琳教授課題組首次發現,空氣穩定的高遷移率二維半導體硒氧化鉍(Bi2O2Se)經熱氧化表面形成自然氧化物亞硒酸氧鉍(Bi2SeO5),具備高介電常數(κ = 21)和...
7月10日國際著名期刊《Science》刊發論文《電場誘導異質界面金屬態構建超質子傳輸》(Proton transport enabled by a field-induced metallic st...
近期,天津大學化工學院仰大勇教授課題組在化學領域權威期刊Angewandte Chemie(德國應用化學)上發表通過DNA動態組裝在細胞內構建類細胞器結構并調控細胞行為的研究。天津大學化工學院郭小翠博...
近日,南京理工大學化工學院張根教授團隊在質子交換隔膜材料方面取得最新研究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Perfluoroalkyl-functionalized Covalent Organic Framew...
近日,在學校重點學科建設規劃支持下,東北師范大學有機化學重點學科方向取得新進展,化學學院畢錫和教授課題組在化學領域國際重要期刊《Chem》(IF = 19.735)發表題為“Site-selectiv...
孟穎,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圣地亞哥分校能源技術及材料科學與納米工程教授、能源存儲與轉換實驗室(LESC)首席研究員。于2005年取得新加坡-麻省理工聯合培養微納米系統博士學位,隨后在麻省理工學院進行博士...
近日,河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河南省廢棄物資源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于欣博士在構建表面等離子體增強介晶半導體可見光消除抗生素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結果“Efficient visible l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