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并不需要改變人才的結構,關鍵要建立合理的人才培養模式,深度培養他們的想象力和觀察力。”“合成生物學需要從海量的數據庫里找基因蛋白調節的原件,如果數據庫的‘庫存’太少,總有用完的時候,所以數據庫的...
光化學研究是國際前沿研究領域,“人工光合作用”更被視為“化學的圣杯”。近年來,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吳驪珠帶領團隊破解光與物質相互作用的奧秘,開創高效穩定的光化學轉換系統,有力...
第七個“5.30科技工作者日”,中國科協正式公布第三屆全國創新爭先獎名單。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藥科大學王廣基教授領銜的中國藥科大學面向精準治療的藥物代謝動力學及成藥轉化研究團隊榮獲“全國創新爭先獎”獎...
中科院上海有機所研究員、中科院上海分院院長胡金波的科研生涯與氟化學相伴。這種性質活潑卻又作用巨大的元素,既給他帶來了因爆炸而切斷手指韌帶的苦痛,又讓他體驗到科學探索的快樂和學以致用的成就。 ...
2023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名額共79名。2023年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總名額為不超過90名。...
我國著名石油化工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綠色化工與工業催化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顧問委員、中國石化集團公司科學技術委員會顧問、中國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技術顧問關興亞院士因病醫治無效,于2023年5月...
同時獲頒青年科技杰出貢獻獎和科學技術普及獎一等獎,華東師范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教授姜雪峰覺得,這恰好是為他回國后努力耕耘的兩個領域——科研與科普,來了個“同框定格”。...
“2023年云南省科技活動周”于5月18日—31日舉行,為弘揚愛國、創新、求實、奉獻、協同、育人的科學家精神,系列短視頻《口述云南·科學家系列》重磅推出,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推動在全社會形成尊重知識、...
·“在地球上是否能夠再來一次生命的起源?是否能夠把這些沒有生命的東西放在一起,涌現出生命?這是合成生物學真正能夠去突破的一件事情。” ·“中國連續創業者的池子如果能像美國一樣那么大的話,那中國的...
他曾于1988至1997年間在武漢化工學院制藥系工作,1997年起在復旦大學化學系任教,于2015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2023年5月,任江西師范大學校長。...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種麗娜副教授時隔五年,以第一作者再次登頂國際頂級期刊Science,在質子交換膜水解槽陽極催化劑領域取得重要突破。相關研究成果以“La- and Mn-doped ...
根據《中國化學會青年化學獎條例》,經同行評議和專家集中審議,并經中國化學會獎勵工作委員會決議,決定授予福州大學陳秋水等10位優秀青年化學工作者“2022年度中國化學會青年化學獎”。...
天津市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近日公布了天津市2022年優秀青年研究生指導教師名單,天津大學化工學院范曉彬教授在2022年度天津市優秀青年研究生教師評選中獲評“天津市優秀研究生指導教師”稱號。...
青島科技大學化學院有這樣一位老師:他每天早早到達實驗室,直到深夜才離開,他的日歷里沒有工作日、節假日、寒暑假之分;他酷愛化學,從高中到大學,從碩士到博士,從博士后到現在,化學始終是他生活中最親密的“朋...
中國化學會生命化學成就獎獲獎者(1名):吳毓林 研究員(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中國化學會生命化學青年創新獎獲獎者(2名):王歡 教授(南京大學)、鄒鵬 研究員(北京大學)...
近日,王順智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Science發表論文,這也是他在兩個完全不同領域里的第二篇Science。他和合作者采用一種人工智能強化學習算法,開發了一款強大的新型蛋白質設計軟件。該成果是利用人工...
在“雙碳”目標的引領下,我國科研人員正在不斷完善人工光合成技術。“它的規模化應用不僅可以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大規模消納二氧化碳,還能解決能源的多樣化問題,以多種方式儲存能源便于不同行業產業的利用,實現...
近日,浙江大學教育基金會司徒塔特科學基金捐贈暨啟動儀式在浙江大學杭州國際科創中心舉行。...
4月27日,2023年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暨全國五一勞動獎和全國工人先鋒號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化工學院彭孝軍院士被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據悉,今年全國總工會表彰全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