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2019中國化學制藥行業年度峰會”在南昌舉行。峰會發布了由中國化學制藥工業協會、中國醫藥商業協會、中國非處方藥物協會、中國醫藥企業發展促進會、國藥勵展展覽有限責任公司共同組織推薦的“2...
共價有機骨架(COFs)是一類通過共價鍵連接有機構件而構成的結晶性多孔有機聚合物。在這種情況下,連接點不僅在將有機構件連接在一起形成有序的二維或三維網絡結構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且對材料的性能也有...
斯坦福大學Steven G. Boxer課題組揭示了熒光蛋白光異構化途徑,以單個氯鄰位取代的rsEGFP2為模型,通過測得Cl-rsEGFP2晶體結構的順反構型,區分熒光蛋白(GFP)光異構化途徑(O...
當地時間10月9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布,將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頒發給3位科學家,分別為美國科學家約翰·B·古迪納夫(John B. Goodenough)、英國科學家M·斯坦利·威廷漢(...
二氧化硫(SO2)在調節細胞凋亡和炎癥中起到重要作用。然而,細胞內的小生物分子之間存在復雜的相互作用,如何識別這些共存的生物標志物仍然是一個挑戰。在此,華東理工大學朱為宏、王成云、郭志前課題組報道了一...
近日,南方科技大學化學系李闖創教授課題組在JACS發表論文,報道了明星天然產物Vinigrol的高效不對稱全合成。明星分子Vinigrol被稱為天然產物合成歷史上最難的分子之一。李闖創團隊歷時6年多,...
大連理工大學彭孝軍院士課題組基于頻率上轉換發光(FUCL)設計了一種單光子光敏劑(FUCP-1)。FUCP-1光穩定性十分好,并且具有突出的上轉換量子產率,可以用于成像指導光動力治療(PDT),尤其在...
9月17日,蘭州大學隆重舉行建校110周年紀念大會。紀念大會上,八位發言代表中,含三位化學工作者。嚴純華校長是稀土分離理論、應用及稀土功能材料研究領域的院士;司徒塔特教授則是從事超分子化學和分子機器研...
近日,廣西師范大學潘英明-唐海濤課題組通過電化學方法在無金屬和氧化劑參與條件下實現了含氮雜環(包括茱萸次堿)的合成,該成果發表于近期Green Chem.(DOI: 10.1039/C9GC03028...
過渡金屬氫化物(MH)催化的烯醇/烯醇式與不飽和烴的偶聯反應,是一種原子經濟性C-C鍵形成策略,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這些反應是從M-H加成到不飽烴形成親電性的π-烯丙基金屬中間體啟動的,再與可烯醇化的...
四川大學化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998年7月,在西南師范大學獲理學學士學位;2001年,在中科院成都有機化學研究所,獲理學碩士學位;2004年,在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
應武漢工程大學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邀請,中科院北京化學所王從洋教授、江西師范大學萬結平教授于2019年9月28日到武漢工程大學交流訪問。...
2020年2月19日-21日,2020上海國際材質分析、實驗室技術博覽會,上海浦東·新國際博覽中心W2 (SNIEC)...
9月19日,2019(第十三屆)汽車輕量化大會暨展覽會(ALCE)揚州開幕。會議期間,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教授丁文江做了“汽車減重,創新為魂”的主題演講,并接受了大會新聞中心的專訪。...
王正敏,中國科學院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院士,生于上海,1982年畢業于瑞士蘇黎世大學,現任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聽覺醫學臨床中心主任。擅長診治耳聾和各種致聾疾病,包括面癱、面肌痙攣、眩暈,耳、鼻、顱...
迄今為止,用于HER和OER的基準電催化劑分別是Pt和Ir(或Ru)基材料。考慮到貴金屬的低自然豐度和高成本,使用非貴金屬/貴金屬復合材料作為催化劑,不僅可以減少貴金屬的用量,也能提高催化活性。...
有機合成是一門創造物質的科學,她既令人向往、讓人著迷,又充滿未知、讓人捉摸不定。在有機化學的發展史中,無數反應在人們的實踐中得到認知,發展,并在應用中綻放出絢麗的光芒。如何在科研中捕捉稍縱即逝的機遇,...
近年來,先進的熒光成像技術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但是與成像技術的治療進化相比,具有足夠亮度和光穩定性的染料的發展仍然緩慢,如單分子定位顯微鏡(SMLM),其分辨率超過了衍射極限。但是熒光團亮度不足成為了超...
李季倫院士是著名的微生物學家、農業教育家。曾任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微生物資源前期開發國家重點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微生物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農業大學“農業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等...
?9月16日,在蘭州大學2019年度全球校友大會暨教育發展基金會年會上,化學加網創始人肖文華獲得蘭州大學校友總會頒發的“年度社會影響力”獎。在蘭州大學化學化工學院“蘭州大學校友總會化學化工學院校友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