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納德·L·費林加院士
伯納德·L·費林加(Bernard Lucas Feringa),荷蘭國籍,201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1951年5月生于荷蘭。1978年獲得荷蘭格羅寧根大學博士學位。現任荷蘭格羅寧根大學Jacobus H. van?t Hoff分子科學杰出教授。2004年當選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外籍榮譽院士、2006年當選荷蘭皇家科學院院士、2010年當選歐洲科學院院士、2019年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曾先后獲得手性獎章、Van?t Hoff獎章、瑪麗-居里勛章、Arthur C. Cope學者獎和歐洲化學金牌獎。
伯納德?L?費林加的研究領域主要為分子機器與有機不對稱催化。他合成出世界首個人工分子馬達,通過結構工程實現對分子馬達轉動參數的精準調控,并發展出一系列基于分子馬達的智能分子材料,將“蒸汽機時代”帶入到分子維度。他構建的全人工合成的納米分子車,能夠在金表面實現精確的制導運動,使得宏觀機器概念在微觀世界得以實現,成為化學學科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同時,他將“光開關”的概念引入到分子信息存儲、液晶材料、手性控制、生物大分子等領域,推動了相關交叉領域的發展。他同時也是有機不對稱催化研究領域的杰出貢獻者。他基于亞磷酰胺開發的數十種不對稱催化轉化體系得到了許多課題組的廣泛應用,現已成為明星分子Feringa配體。由于通過銅催化實現了格氏試劑與環狀烯酮的共軛加成,該方法也被廣泛使用于全合成中。
伯納德?L?費林加與中國科學界保持著緊密的聯系,長期與中國學者合作,持續開展學科前沿研究。他與田禾院士共同領銜組建了“費林加諾貝爾獎科學家聯合研究中心”,該中心依托華東理工大學,服務上海科創中心建設,旨在打造精準化學與分子工程基礎研究、人才培養和國際合作高地。他以“國際知名大師客座教授”的身份受聘華東理工大學,組建研究團隊,招收并指導學生,在上海開展實質性科學研究,目前已經以該中心為通訊單位發表多篇重要成果,為我國在分子機器及智能材料領域產生世界范圍影響作出了重要貢獻。他還廣泛參與中國大眾科創活動,并多次與全國青年教師、大學生、高中生進行面對面交流,探討科學人生。2018年被上海市政府授予上海市“白玉蘭紀念獎”。
聲明:化學加刊發或者轉載此文只是出于傳遞、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認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電話:18676881059,郵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