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其龍,男,漢族,1959年1月出生,浙江東陽人,198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201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先后在浙江大學獲得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自1982年起一直在浙江大學工作,期間曾赴日本大阪大學開展研究。現任浙江大學化學工程與生物工程學院教授,浙江大學制藥工程學科帶頭人,生物質化工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浙江大學衢州研究院院長。兼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七屆學科評議組成員,浙江省化工學會理事長,中國化工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化工學會超臨界流體技術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化工學會過程強化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浙江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長期從事化工分離領域的應用基礎研究和工程實踐,創建分子辨識分離工程平臺技術,實現生物基原料到高端化學品的高效制造,取得系列創新成果。以第一完成人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2項、省部級一等獎2項,獲發明創業獎、趙永鎬科技創新獎等獎勵。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等國家級項目十余項。發表SCI/EI收錄論文200余篇,獲授權發明專利90余件。建成有國際影響的化工分離創新團隊,為我國化工、制藥等行業的綠色生態轉型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11月22日上午,中國工程院公布了2019年增選院士名單,新當選的院士中又出現了“東陽身影”——東陽籍科學家、浙江大學化學工程與生物工程學院教授任其龍。至此,他也成為我市第13名院士。
11月22日上午,記者聯系上任其龍時,他對當選院士一事并沒有表現出過多的激動。他說,沒什么變化,工作還是一樣干,并對家鄉人民的關心表示感謝。
任其龍出生于1959年1月,是白云街道人。自1982年起一直在浙江大學學習和工作,期間曾赴日本大阪大學開展研究。現任浙江大學化學工程與生物工程學院教授,浙江大學制藥工程學科帶頭人,生物質化工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浙江大學衢州研究院院長。
多年來,任其龍長期從事化工分離領域的應用基礎研究和工程實踐,創建分子辨識分離工程平臺技術,實現生物基原料到高端化學品的高效制造,取得系列創新成果:以第一完成人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2項、省部級一等獎2項,獲發明創業獎、趙永鎬科技創新獎等獎勵;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等國家級項目十余項。發表SCI/EI收錄論文200余篇,獲授權發明專利90余件;建成有國際影響的化工分離創新團隊,為我國化工、制藥等行業的綠色生態轉型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這么多年,雖然在杭州工作,但事實上,任其龍一直心系家鄉。早在2003年,致力于打造完整的維生素D3上下游產業鏈的浙江花園生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就找到浙江大學化學工程與生物工程學院教授任其龍尋求幫助,希望通過研究“天然活性同系物分子辨識分離新技術及應用”項目,制備活性維生素D3的核心原料甾醇。
▲任其龍教授團隊
其間,任其龍教授團隊在深入研究羊毛脂的加工利用過程中發現,一種名為24-去氫膽固醇的物質,可作為制備活性維生素D3的新原料,它的高純度提取將有望讓中國在活性維生素D3自主創制之戰中實現“突圍”。然而,24-去氫膽固醇與十余種甾類同系物共存,他們之間分子結構相似,要將兩者分離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經過科研攻關和潛心研究,任其龍教授團隊最終發明了弱極性甾類同系物分子辨識萃取分離關鍵技術,從原本當作廢棄物丟棄的原料中,提取制備出幾乎與黃金等價的寶貝,大大提高其“含金量”,實現變“廢物”為“黃金”。如今,該項目已在花園生物公司正式落地,在國際上率先實現24-去氫膽固醇的工業化生產。
從科學問題到技術突破,從實驗操作到產業應用,任其龍教授團隊沒有放松任何一個環節,他們不僅完成了追趕,還實現了超越。據了解,該項目面向分子結構高度相似的天然活性同系物復雜體系,從分子間多重相互作用入手,在國際上率先建立了天然活性同系物辨識萃取分離新方法與技術平臺,實現工業化應用,形成了由分子辨識分離的理論基礎,到核心技術創建和工業應用突破的完整體系,使我國天然活性同系物單體制造能力進入世界先進行列。該研究項目也因此榮獲2018年度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聲明:化學加刊發或者轉載此文只是出于傳遞、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認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電話:18676881059,郵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