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化學會第21屆全國分子篩學術大會將于9月27日-30日在山東青島中鐵青島世界博覽城國際會議中心舉辦,化學加將在全程直播部分會議,歡迎關注化學加視頻號預約觀看!...
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徐華強/蔣軼團隊,聯合浙江大學張巖團隊,在Nature雜志上發表了最新研究成果,首次解析了糖蛋白激素GPCR,即全長黃體生成素/絨毛膜促性腺激素受體處于失活狀態和多種激活狀態下...
中國人民大學化學系李志平課題組基于π-拓展(APEX)策略高效合成吡啶并吲哚骨架,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Organic Letters上。...
9月22日,上交所發布《2021年第71次審議會議結果公告》,提示上海吉凱基因醫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吉凱基因”)首發未通過。這是上交所在1個月內否決的第二家生物醫藥企業,也是今年被否的第18...
值得信賴的催化劑研發生產企業——江蘇欣諾科催化劑有限公司,誠邀您參加化學加網10月18-19日于成都舉辦的2021中國醫藥&精細化工產業項目交流暨青年企業家科學家高峰論壇。欣諾科展位編號:22...
近期,金屬所沈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盧磊研究員團隊與美國田納西大學、橡樹嶺國家實驗室、阿貢國家實驗室的科學家合作在這一科學難題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結果于9月23日在《科學》(Science)...
以二氧化碳為原料,不依賴植物光合作用,直接人工合成淀粉——看似科幻的一幕,真實地發生在實驗室里。我國科學家首次實現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從頭合成,相關成果北京時間24日由國際知名學術期刊《科學》在線發表。...
信達生物制藥集團宣布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已經正式受理創新PD-1抑制劑達伯舒?(信迪利單抗注射液)聯合化療(順鉑+紫杉醇/順鉑+5-氟尿嘧啶)一線治療食管鱗癌的新適應癥上市申請(sNDA)...
綠葉制藥集團宣布,其自主研發的創新制劑——利斯的明多日透皮貼劑已獲得英國藥品和保健品監管機構(Medicines and Healthcare products Regulatory Agency)的...
孫漢董系統地研究了我國唇形科香茶菜屬、五味子科、紅豆杉科等科屬近三百種植物的資源和次生代謝成分,闡明了這些植物的化學物質基礎,發掘了一些新的資源,發現了系列新骨架及新類型化合物,發展了萜類化學,豐富了...
華中科技大學吉曉帆教授課題組利用AIE超分子水凝膠實現了信息的大量存儲,相關成果《Codes in Code: AIE Supramolecular Adhesive Hydrogels Store ...
近日,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張弘教授和夏海平教授課題組原創的碳龍化學取得重要進展,相關成果以“Electrophilic Aromatic Substitution Reactions of Compo...
9月22日,清華大學正式成立碳中和研究院。碳中和研究院的成立,是清華大學在110周年校慶后的一項重要戰略舉措,是學校主動抓住工科戰略轉型重大機遇的積極作為,是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深入貫徹國家關于碳達...
日月宜長壽,天人得大通。9月22日下午,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名譽院長楊振寧先生學術思想研討會——賀楊先生百歲華誕在清華大學舉行。原國務委員、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
為慶祝楊振寧先生百歲誕辰,9月22日下午,由清華大學、中國物理學會、香港中文大學聯合主辦的楊振寧先生學術思想研討會——賀楊先生百歲華誕在清華大學舉行。會上,楊振寧先生以“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同途”為題發...
9月22日,楊振寧先生學術思想研討會——賀楊先生百歲華誕在清華大學隆重舉行。會上,清華大學校長邱勇表示,楊振寧先生具有令人高山仰止的大師風范,是我們心中真正的大先生、真正的大師。楊先生在一個世紀的歲...
來自法國、意大利、日本、韓國、新加坡和美國六個國家的16位世界頂尖研究人員獲得2021年度“引文桂冠獎”。迄今為止,已有59位 “引文桂冠獎” 得主榮獲諾貝爾獎...
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柳紅和周宇聯合研究團隊在德國《應用化學》(Angew. Chem. Int. Ed.)雜志上再次發表新的研究成果。該成果創造性地引入重氮吡唑啉酮作為偶聯配體,通過調控催化體系實...
浙江大學化學系陸展課題組利用串聯催化策略,以不同的鈷配合物作催化劑前體,首次系統研究并實現了區域選擇完全可控的炔烴串聯硅氫化/硼氫化反應,以優秀的區域選擇性合成了四種不同的區域異構體,發散性地制備了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