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7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在2025年的中關村論壇年會開幕式上發布了2024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在與這十大進展相關的論文中,有八篇發表在Nature Portfolio旗下的《自然》期刊上(另有一篇發表在我們的合作刊Cell Research上)。這體現了中國科研人員在基礎研究方面取得的重大進展,反映了中國科研人員卓越的研究和創新能力,也彰顯了中國不斷攀升的科研實力。作為中國科研群體的同行者,Nature Portfolio始終致力于通過發表重大的科學成果為科研界服務,支持和推動科學發現,讓世界看見您的研究。
我們匯總了在2024年度十大進展中,發表在《自然》上的論文供大家品讀研習,謹此向這些科研工作者致以誠摯的祝賀,并衷心祝愿所有研究人員在未來的科研征途上繼續勇攀高峰。
2024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
《自然》論文賞讀
論文標題:嫦娥六號玄武巖揭示月背28億年前火山活動( Lunar farside volcanism 2.8 billion years ago from Chang’e-6 basalts)
通訊作者:李秋立(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第一作者:張謙(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發表日期:2024年11月15日
下載量:12k,Altmetric:1632
DOI:10.1038/s41586-024-08382-0
論文導讀:
研究團隊對嫦娥六號返回樣品中的玄武巖巖屑進行了Pb-Pb定年,確定了42億年前和28億年前的兩期火山活動,填補了月球背面樣品研究的歷史空白。
掃碼閱讀論文
論文標題:光神經網絡全前向訓練(Fully forward mode training for optical neural networks)
通訊作者:戴瓊海、方璐(清華大學)
第一作者:薛智威、周天貺(清華大學)
發表日期:2024年8月7日
下載量:50k,Altmetric:71
DOI:10.1038/s41586-024-07687-4
論文導讀:
研究團隊提出了全前向傳播光訓練架構,該架構擺脫了對離線建模的依賴,實現了多種不同光學系統的原位光訓練,在各種任務下均表現出卓越的性能。
掃碼閱讀論文
論文標題:具有原子尺度局域化光場的奇點介電納米激光(Singular dielectric nanolaser with atomic-scale field localization)
通訊作者:馬仁敏(北京大學)
第一作者:歐陽云浩、欒弘義、趙紫薇(北京大學)
發表日期:2024年7月17日
下載量:8723,Altmetric:24
DOI:10.1038/s41586-024-07674-9
論文導讀:
研究團隊構建了介電質體系突破光學衍射極限的理論,將介電蝶形納米天線與轉角光學納腔相結合,實現了具有原子級特征尺度的奇點介電納米激光,為激光技術的發展開辟了新方向。
掃碼閱讀論文
論文標題:自旋超固態候選材料Na2BaCo(PO4)2中的巨磁卡效應(Giant magnetocaloric effect in spin supersolid candidate Na2BaCo(PO4)2)
通訊作者:金文濤(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李偉(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孫培杰(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蘇剛(中國科學院大學)
第一作者:項俊森(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張傳迪、高源(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發表日期:2024年1月10日
下載量:17k,Altmetric:99
DOI:10.1038/s41586-023-06885-w
論文導讀:
研究團隊在三角晶格反鐵磁體Na2BaCo(PO4)2中發現了自旋超固態存在的證據,并且在退磁冷卻過程中觀察到了巨磁卡效應,其最低溫度可達94 mK,為亞開爾文制冷開辟了一條可行的途徑。
掃碼閱讀論文
論文標題:額外的X染色體如何損害男性胎兒生殖細胞發育(How the extra X chromosome impairs the development of male fetal germ cells)
通訊作者:喬杰、袁鵬、閆麗盈、魏瑗(北京大學第三醫院)
第一作者:盧永杰、秦萌、賀麒龍、花凌月、齊心童(北京大學第三醫院)
發表日期:2024年10月30日
下載量:9162,Altmetric:66
DOI:10.1038/s41586-024-08104-6
論文導讀:
研究團隊發現克氏綜合征患者的生殖細胞早在胎兒期就出現了嚴重的發育阻滯,并闡明了其中的分子機制,提出了改善發育障礙的潛在方法。
掃碼閱讀論文
論文標題:分數量子霍爾液體中手性引力子模的證據(Evidence for chiral graviton modes in fractional quantum Hall liquids)
通訊作者:杜靈杰(南京大學)
第一作者:梁杰輝(南京大學)、劉子煜(哥倫比亞大學)
發表日期:2024年3月27日
下載量:17k,Altmetric:344
DOI:10.1038/s41586-024-07201-w
論文導讀:
研究團隊利用自主搭建的極低溫強磁場共振非彈性偏振光散射系統,首次觀察到引力子模,開辟了拓撲關聯物態中量子幾何效應實驗研究的新方向。
掃碼閱讀論文
論文標題:基于聚結型能量轉換器的微核電池(Micronuclear battery based on a coalescent energy transducer)
通訊作者:王殳凹、王亞星(蘇州大學),歐陽曉平(西北核技術研究所/湘潭大學)
第一作者:Kai Li、Congchong Yan、Junren Wang(蘇州大學)
發表日期:2024年9月18日
下載量:10k,Altmetric:316
DOI:10.1038/s41586-024-07933-9
論文導讀:
研究團隊通過在分子級別上將錒系核素與能量轉換單元緊密耦合,大幅提升了衰變能到光能的能量轉化效率,并據此開發了一種高效微型輻光伏核電池。
掃碼閱讀論文
論文標題:黑洞調制大質量星系中的冷氣體吸積(Black holes regulate cool gas accretion in massive galaxies)
通訊作者:王濤(南京大學)
第一作者:王濤(南京大學)
發表日期:2024年8月14日
下載量:8729,Altmetric:96
DOI:10.1038/s41586-024-07821-2
論文導讀:
研究團隊發現中心黑洞的質量是調制星系中原子氫氣體含量的關鍵物理量,中心黑洞質量越高的星系其原子氫氣體含量越低,為中心黑洞影響恒星形成提供了重要的觀測證據。
掃碼閱讀論文
*說明:
1. 以上入選論文參考來源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科技日報。
2. 論文指標數據來源于官網,受時間影響較大,僅供參考。
《自然》系列期刊產品試用申請
Nature Portfolio期刊是多學科研究和綜述期刊的合集,自1869年起一直致力于理解、 探討和分享科學。《自然》系列期刊目前包含40種《自然》系列研究期刊,涵蓋生命科學、物理科學、臨床醫學和社會科學領域,以及26種《自然綜述》系列期刊,為您提供權威、易于理解、意義重大的綜述內容。
▲ 如果您對《自然》系列期刊產品感興趣,愿意推薦您所在的院校或機構申請試用,歡迎掃碼提交表單申請。
歡迎掃描圖片二維碼或點擊“閱讀原文”了解《自然》及其系列期刊。
版權聲明:
本文由論文作者提供,施普林格?自然上海辦公室負責整理排版。中文內容僅供參考,一切內容請以英文論文為準。歡迎轉發分享本文,如需轉載,請留言或聯系China@nature.com。
? 2025 Springer Nature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聲明:化學加刊發或者轉載此文只是出于傳遞、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認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電話:18676881059,郵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