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烷基胺作為重要的工業產品和關鍵中間體,常被用于染料、香料、農藥及藥物的合成。目前,以胺和醛為原料,工業化一步法合成烷基胺需要使用過量甲醛,并以高壓氫氣作為氫源。然而,該合成策略存在以下局限性:其一,過量甲醛導致難以精準調控目標烷基胺的選擇性;其二,高壓氫氣的使用伴隨安全性和環境隱患。因此,開發溫和可調控的烷基化方法,并以更安全便捷的氫源(如水)替代高壓氫氣,對可持續合成多種烷基胺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電化學加氫反應因其以水為氫源的綠色性、良好的原子經濟性及優異的能量利用效率,已成為一種極具吸引力的合成策略。胺的烷基化可為分子設計與組裝提供新的平臺,使特定烷基基團與胺分子結合,從而精確調控生命科學領域胺類分子的生物學及藥理學特性。目前,電化學方法僅實現了胺的單甲基化,且法拉第效率不足10%。因此,如何通過電催化手段高效將伯胺轉化為仲胺和叔胺,并實現烷基基團的可控引入,仍具有廣闊的研究和應用空間。
示意圖1. 烷基胺的工業生產示意圖(上圖)及可編程電催化胺烷基化示意圖(下圖)。
首先,通過納米限域熱縮合方法合成電子供體氮摻雜碳(NC)載體,并在其表面原位生長Pd納米粒子,構筑Pd/NC異質結電催化劑。如圖1a所示,等摩爾量的伯胺與醛可自發發生脫水縮合生成亞胺,隨后在Pd/NC電催化劑的作用下加氫轉化為仲胺(圖1c),所得仲胺還可進一步在Pd/NC電催化劑上烷基化生成叔胺(圖1e)。相比于單獨的NC載體或Pd/C催化劑,Pd/NC催化劑在電催化胺烷基化反應中表現出顯著提升的催化性能,表明NC載體在增強Pd納米粒子的催化活性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在此基礎上,我們進一步嘗試通過調控NC載體優化Pd/NC催化劑的催化性能。
圖1. Pd/NxC電催化劑上環己胺的電化學胺烷基化反應。
借助金屬Pd和NxC載體(x為氮元素含量)之間的整流接觸,通過調控NxC載體的N含量可以優化Pd金屬中心的電子富集程度。如圖2e-f所示,隨著NC載體中N含量的增加,Pd 3d XPS譜圖峰位置向低結合能位置偏移且整體催化劑功函值逐漸減小,XPS和功函值結果表明所負載Pd納米粒子的富電子性顯著增強。如圖2g-h所示,更富電的Pdδ?(富電子Pd)電催化劑進一步提升了胺烷基化性能。
圖2. Pdδ?催化劑的電子富集效應對電催化胺烷基化反應的影響。
原位衰減全反射模式下的表面增強紅外吸收光譜和DFT理論計算揭示了富電Pd活性中心在促進伯胺轉化為叔胺過程中的關鍵作用(圖3和圖4)。富電Pd活性中心首先促進水分解生成Pd-H活性物種,隨后分別活化亞胺的C=N鍵以及甲醛的C=O鍵實現伯胺到仲胺以及仲胺到叔胺的可控轉化。同時,DFT理論計算結果表明,能量升高的析氫反應在富電Pd活性中心上難以發生,因此保證了胺烷基化反應的高法拉第效率。
圖3. Pdδ?-H電催化劑上環己胺單烷基化反應機理及底物伯胺的擴展。
圖4. Pdδ?-H電催化劑上N-甲基環己胺單烷基化反應機理及底物仲胺的擴展。
基于Pd-H活性物種及位阻效應的開關機制,我們團隊實現了Pdδ?電催化劑在級聯可編程胺烷基化中的應用(圖5)。在伯胺轉化為仲胺的過程中,伯胺可經甲醛(左側)或其他醛(右側)自發脫水縮合生成亞胺,Pd-H通道開啟后進一步加氫生成仲胺,若Pd-H通道關閉,則亞胺穩定存在。在仲胺轉化為叔胺的過程中,當Pd-H通道關閉時仲胺保持不變(路徑B和E)。當Pd-H通道開啟時,分別生成兩個新甲基取代的叔胺(路徑A)或一個甲基和一個任意烷基取代的叔胺(路徑F)。受位阻效應影響,即使施加更高電壓,長鏈烷基(Cn,n≥2)也無法接入仲胺(路徑C和D)。
圖5. Pdδ?-H電催化劑上可編程胺烷基化。
總結與展望
通訊作者簡介
聲明:化學加刊發或者轉載此文只是出于傳遞、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認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電話:18676881059,郵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