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資訊
【全國重點實驗室】綠色農藥全國重點實驗室
來源:化學加公眾號 2025-03-07
導讀:自2022年以來,全國已經完成醫藥、能源、工程等多個領域全國重點實驗室,化學加特別整理匯總化學相關領域全國重點實驗室,供大家參考。

一、實驗室簡介
綠色農藥全國重點實驗室在綠色農藥與農業生物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和3個農藥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綠色農藥與農業生物工程重點實驗、農藥與化學生物學重點實驗室、天然農藥與化學生物學)的基礎上優化組建而成,已于2022年11月經科技部批準建設。實驗室依托貴州大學、華中師范大學和華南農業大學合作共建,由中國工程院院士、貴州大學校長宋寶安擔任主任,楊光富、徐漢虹、楊松、吳劍任副主任。。三、綠色農藥全國重點實驗室(貴州大學)
貴州大學綠色農藥全國重點實驗室于2022年11月經科技部批準建設,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宋寶安教授任實驗室主任,現有教師54人<其中教授42人、副教授5人>,擁有國家級人才25人(院士1人、國家杰青1人、長江學者10人、萬人計劃7人、海外優青4人、青年拔尖2人、神農英才2人等)。所在植物保護學科在第五輪學科評估中獲評為A類學科。實驗室入選國家重點領域創新團隊和教育部創新團隊,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全國專業技術人才先進集體、全國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及全國創新人才培養示范基地。擁有植物保護世界一流建設學科、農藥學國家重點學科、植物保護一級學科博士后流動站等。實驗室面積1.8萬余平方米,儀器設備總價值近2億元。先后承擔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項目百余項,科研經費達2億余元,創新突破了一些重要功能分子的清潔合成方法,在Nat. Biotechnol., Chem., J. Am. Chem. Soc., Nat. Commun., Angew. Chem. Int. Ed.等國際學術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千余篇。獲得專利授權160余項,專利轉讓經費7600萬元。獲國家和省部級獎勵20余項,累計培養碩士200余人、博士50余人。創制出毒氟磷、香草硫縮病醚、氟芐硫縮誘醚、異唑蟲嘧啶、氟呋草酯等綠色農藥品種,轉讓給國內骨干企業進行產業化,產生了顯著經濟社會效益。創新出環吡氟草酮、三唑磺草酮等綠色農藥新品種和新劑型,有效解決了到麥田看麥娘屬雜草和稻田抗性稗草、千金子的防控技術難題,助力農業高質量發展。
實驗室定位于應用基礎研究。面向我國糧食安全、生態安全和食品安全的重大需求,圍繞綠色農藥創制中的共性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針對農藥創制和應用中原創性靶標匱乏、創制效率低、品種老化和農藥抗性的分子調控機制復雜、環境生態風險凸顯、農藥利用率低等關鍵科技問題,開展綠色農藥創制基礎理論創新與關鍵技術研發。在基礎理論創新方面,重點發展綠色農藥靶標組理論,創新原創性靶標發現技術,發現原創性新靶標,發展綠色農藥分子設計新理論,設計全新分子骨架的農藥先導化合物,創新高效、環保、安全的綠色農藥。從前沿基礎研究、共性關鍵技術、重大產品創制、產業化及應用技術等方面系統布局,形成綠色農藥創新與應用方面的完整鏈條,創制一批重大的綠色農藥新品種,將實驗室建設成為國際領先的綠色農藥創新高地、人才培養搖籃、成果轉化示范區和國際合作交流中心。華中師范大學是我國從事農藥科技創新與高層次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早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就研制出水胺硫磷、甲基異柳磷等多個農藥新品種,為我國農業豐產和農藥工業發展做出歷史性貢獻。學科建有植物保護和化學兩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及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其中農藥學是國家級重點學科。還建有綠色農藥全國重點實驗室(共建)、“一帶一路”茶葉綠色防控國際聯合實驗室(共建)、國家級智能生物傳感技術與健康國際聯合研究中心、湖北省農藥工程研究中心等國家和省部級研究平臺,擁有一流的儀器平臺和研究條件。華中師范大學農藥學科長期秉持“扎根基礎、面向需求”的指導思想,針對農業生產和農藥產業發展中的重大需求,結合國際學科前沿,集成多學科前沿技術突破關鍵科技難題,先后創制出喹草酮、吡唑喹草酯兩個新型高效除草劑以及苯醚唑酰胺、烯丙唑菌胺、氟吡唑蟲胺等多個候選農藥,榮獲中國專利金獎、省部級進步獎等多項科技獎勵,為我國農藥科技自立自強做出重要貢獻。楊光富任綠色農藥全國重點實驗室(華中師范大學)主任,王大偉任綠色農藥全國重點實驗室(華中師范大學)副主任。綠色農藥全國重點實驗室(華南農業大學)是由天然農藥與化學生物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升級組建,在植物性農藥、光活化農藥、農藥毒理學、導向農藥和納米農藥等研究領域積累了深厚的工作基礎。實驗室將聚焦農業生態安全中的重大科學與技術問題,瞄準國家糧食產量提升與生態環保的雙重目標,打造成國際農藥創新高地,推動我國綠色清潔、經濟高效、智能安全的農藥產業技術體系建設,圍繞綠色農藥創制中的共性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開展綠色農藥創制基礎理論創新與關鍵技術研發應用。主要研究方向為精準導向農藥、綠色化學農藥、植物性農藥、微生物農藥、天敵昆蟲、納米新農藥、綠色環保新劑型、航空植保技術、農藥大數據等。實驗室定位:立足我國熱帶亞熱帶地區,以重要農林有害昆蟲持續控制為目標,結合美麗鄉村建設,生態農業生產,食品安全與環境保護對農藥的要求,充分發揮華南地區資源和科技特色與優勢,突出學科交叉,整合科研力量,構建綠色農藥新理論新產品新技術創新平臺,深入系統地研究綠色農藥基礎前沿理論,拓展形成農藥研究新領域,培育新的學科創新點,努力培養和造就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綠色農藥科技人才和進入國際科學前沿的創新團隊,建立形成我國特色綠色農藥理論創新研究體系、生產技術創新研究體系和應用技術創新體系,取得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綠色農藥創新技術和創新產品,為我國農藥產業提供新理論、新技術和新產品支持。建設目標:通過實驗室能力建設,使華南農業大學成為國際知名的綠色農藥理論創新基地、工程化技術創新基地、應用技術創新與示范應用基地,培養和造就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綠色精準農藥科技人才和進入國際科學前沿的創新團隊,建立形成國內外綠色農藥專家學者學術交流平臺,取得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綠色農藥創新技術和創新產品,推進我國農藥產業結構調整和技術提升,提高農藥產業在技術和產品上的國際競爭能力。在軟硬件條件建設、科學研究、產學研結合等方面,總體達國際先進水平,部分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引領我國農藥新產品新技術和新理論發展,解決綠色農藥產業發展中的“共性”和“瓶頸”問題,推進農藥產業結構調整和技術提升,增強我國農藥產業在技術和產品上的國際競爭能力,使實驗室綠色精準研究與應用整體達到國際先際水平,部分達到國際領先水平,使華南地區成為我國綠色農藥的重要成果轉化基地,使華南農業大學成為我國綠色精準農藥的重要人才培養基地。https://gpabl.gzu.edu.cn/https://www.scau.edu.cn/2024/0724/c12141a381249/page.htmhttps://kyy.scau.edu.cn/2025/0214/c11891a399120/page.htmhttps://mp.weixin.qq.com/s/j-mryxEde-NxuNN1bHgXJw
聲明:化學加刊發或者轉載此文只是出于傳遞、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認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電話:18676881059,郵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