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色盟,色婷婷AV一区二区三区之红樱桃,亚洲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网雨,中国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化學加-六摩爾!客服熱線:186-7688-2001

浙大單冰Angew:有機p-n結光電極實現86%內量子效率光電催化合成氨

來源:浙江大學      2024-09-23
導讀:浙江大學單冰課題組設計了一種基于有機p-n結(OPN)網絡的新型分子光電極OPN-CuCo,用于光電催化硝酸鹽還原產氨。

1.png

論文DOI:10.1002/anie.202415729

全文速覽

浙江大學單冰課題組設計了一種基于有機p-n結(OPN)網絡的新型分子光電極OPN-CuCo,用于光電催化硝酸鹽還原產氨。該光電極在太陽光照射下產生高通量電荷分離態,電子和空穴分別分離于n型苝二酰亞胺(PDI)和p型聚(3,4-乙烯二氧噻吩)(PEDOT)組份。隨后,該光生電荷快速轉移到催化劑上,實現高效光電催化NO3-還原產NH3,外量子效率(EQE)和內量子效率(IQE)分別高達57%和86%。通過時間分辨光譜表征,證實了該IQE源自于有機p-n結內高通量的光生電荷促進了催化劑的高效活化。在串聯光電池體系中,該光陰極可在無偏壓條件下實現高達57 mA cm-2的光電流密度和52% 的EQE,展示了該有機p-n結光電極在太陽能轉化器件中的應用潛力。

背景介紹

在光電催化領域,開發高性能光電極器件是實現高效太陽能燃料合成的關鍵挑戰之一。主要難點在于如何設計一種光電極結構,既能高效地將吸收的光子轉化為電子,同時能夠選擇性地進行催化反應。因此,課題組研發了一種基于有機p-n結的分子光電極,用于高效光電催化硝酸鹽還原產氨。在該p-n結電極中,光生電子和空穴分別在n型PDI和p型PEDOT之間發生分離,隨后PDI上的高通量光生電子迅速轉移至鄰近的催化劑上,實現產氨的高量子效率。    

圖文解析

2.png

圖1 有機p-n結光電極(OPN)的結構

在傳統的光電催化體系中,光電極通常是單結半導體,很難實現光生電子-空穴對的有效分離,從而極大地限制了光電催化效率。在本工作中,OPN光電極是通過在共價網絡中組裝有機p型半導體PEDOT和n型半導體PDI構建而成。在光照下,體系能夠實現高效的光生電荷分離,分別通過PDI(e-)和PEDOT(h+)傳遞電子和空穴,電子用于激活CuCo催化劑實現高效的NO3-還原產NH3。這種設計突破了傳統光電極的限制,為光電催化效率的提升提供了新的思路。    

3.png

圖2 有機p-n 結光電極的光電催化性能

在太陽光照射下, OPN-CuCo光電極在NO3-還原反應中表現出優異的光電催化性能,以27 mA cm-2的光電流和96%的法拉第效率實現了高效的NO3-還原產NH3。該光電極光電催化產氨的EQE和IQE分別達到57%和86%,顯著優于目前大多數的產氨光電極,展現了其在光電催化合成氨中的巨大潛力。    

4.png

圖3光生電荷分離與傳遞機理研究

納秒瞬態吸收光譜對光生電子轉移動力學的研究表明,光生電子轉移從PDI的光激發產生激發態PDI*開始,然后OPN中的PEDOT還原猝滅形成電荷分離態PEDOT(h+)-PDI(e-)。PDI(e-)上的電子被轉移到鄰近的CuCo催化劑上,參與NO3-還原反應,而PEDOT(h+)上的空穴則被轉移至外電路,完成整個電子傳輸過程。    

5.png

圖4光生電子活化催化劑的機理研究

為了探究CuCo催化劑在NO3-還原生成NH3的反應機理,作者通過原位光譜手段監測了反應中間體的生成和轉化過程,并結合掃描電化學顯微鏡(SECM)和理論計算,證實了Cu,Co之間的協同催化作用。根據原位光譜結果,光電極OPN-CuCo上的NO3-還原反應包括兩個主要過程:NO3-的脫氧生成*NO和*NO的加氫生成NH3。進一步分析發現,Cu和Co在催化過程中扮演著不同角色:Cu能夠有效地將NO3-還原為NO2-,但NO2-在Cu表面的過度積聚會抑制后續的加氫過程,導致大量NO2-副產物的生成,而Co的引入則大大促進了氮氧化物的進一步加氫,從而大幅提高NH3的產量和選擇性。        

6.png

圖5 無偏壓的光電催化產氨器件

為了實現直接利用太陽能驅動NO3-還原生成NH3,我們在串聯光電池體系中測試了無外加偏壓下OPN-CuCo的光電催化性能,并結合空氣吹脫技術,成功將催化過程中生成的NH3有效地收集轉化為高純度的NH4Cl。結果顯示,該系統可以在無偏壓的條件下產生57 mA cm-2的光電流,NH3生成的EQE高達52%, 展示了直接利用太陽能將NO3-還原成NH3的可行性和巨大潛力。

總結與展望

本工作設計了一種基于有機p-n結網絡的分子光電極,將光生電荷的高效分離與選擇性暗催化有機結合,用于光電催化NO3-還原產NH3。該光電極在太陽光的照射下,光生電子-空穴在n型PDI和p型PEDOT組分間高效分離,隨后光生電子快速轉移到鄰近的CuCo催化劑上。NO3-還原產NH3的光電流和法拉第效率分別達到27 mA cm?2和96%, EQE和IQE達到57%和86%,顯著高于目前報道的大多數產氨光電極。在串聯光電裝置中,該光電極在無外加偏壓的條件下,產生了57 mA cm?2的光電流,NH3生成速率達到221 μmol h?1 cm?2,EQE為52%。這項工作為設計和開發應用于太陽能燃料合成的分子光電極提供了一種前景廣闊的策略。    

課題組主頁: http://shan-group.net/    


文獻詳情:

Static Organic p-n Junctions in Photoelectrodes for Solar Ammonia Production with 86% Internal Quantum Efficiency
Yanjie Fang, Mengjie Li, Yifan Gao, Yingke Wen, Bing Shan, 
Angew. Chem. Int. Ed. 2024
https://doi.org/10.1002/anie.202415729

image.png

長按掃碼,查看原文


聲明:化學加刊發或者轉載此文只是出于傳遞、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認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電話:18676881059,郵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