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津冀·滄州生物醫藥產業園,入駐北京企業36家、天津企業9家、河北企業12家,已投產原料藥產品近100個;研發在北京、天津,轉化在滄州,滄州經濟開發區藥企科研成果加速轉化;國內首條預灌封注射器生產線,一天就能生產20萬支預灌封注射器……
今年以來,滄州市大力加強生物醫藥產業研發創新,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加快構建生物醫藥產業創新發展高地。
近日,在滄州四星聯合醫藥包裝有限公司展廳,工作人員在展示預灌封注射器。
加速生物醫藥產業科研成果轉化
8月13日,記者走進位于滄州經濟開發區的河北天成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在輸液車間大容量注射劑生產線看到,一瓶瓶注射劑走下生產線,自動裝箱機械臂隨即快速抓取注射劑進行裝箱。
“現在,公司注射劑生產線正開足馬力生產,一天就可以生產25萬瓶注射劑。”該公司輸液車間主任陳濤說,自動設備的使用極大提高了作業效率,自動裝箱機械臂10多秒就可一次性抓取100瓶注射劑。
河北天成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藥物研發、生產、銷售于一體的制藥企業。“多年來,我們持續加快創新能力建設,去年企業研發投入超過8700萬元,占當年銷售收入的13%。”該公司董事長王振剛說,新形勢下,企業科學布局經營新戰略,依托在滄州經濟開發區的制劑總廠、在滄州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原料藥廠區和位于天津高新區的天津應天成科技有限公司,完成了“研發+原料+制劑”的全產業鏈布局,打造更多高品質、高性價比的創新藥。
今年,河北天成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申報的天津應天成科技有限公司,成為滄州市首個通過認定的“人才飛地”。滄州市“人才飛地”,是滄州市各類具有獨立法人資質的企事業單位在滄州行政區域外設立的以科技研發、成果轉化、技術轉移、企業孵化和創新人才引育為目標的人才平臺。
目前,天津應天成科技有限公司已成為河北天成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匯聚京津人才、加快新藥研發、推動成果在滄州轉化的重要平臺。根據滄州市“人才飛地”暫行管理辦法,被成功認定為“人才飛地”后,天津應天成科技有限公司將獲得相關政策、資金扶持,用于引進培育人才、項目研發、成果轉化等。
持續推進科技創新,大大提高了滄州藥企競爭力。如今,河北天成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大容量注射劑、小容量注射劑、片劑等近200個產品暢銷國內外,主導產品“復方α-酮酸片”單品銷售超2億元,外貿出口每年保持30%以上的增長幅度。
生物醫藥產業是滄州經濟開發區主導產業之一。近年來,滄州經濟開發區充分發揮區位優勢、產業優勢和營商環境優勢,推動生物醫藥和大健康產業發展。截至目前,滄州經濟開發區生物醫藥產業已形成醫藥生產和醫藥銷售物流兩大板塊鏈式發展的格局,涵蓋了制藥、醫藥物流、生物技術研發等門類,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
為促進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滄州市大力加強產業研發創新,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滄州市深化與京津合作,積極探索“京津研發、滄州轉化”新模式,進一步吸引京津科技成果落地轉化,著力構筑科技成果轉化高地。同時,促進產業鏈開發應用一體化發展,強化基礎研究、臨床研究、成果轉化全鏈條科技創新,提升臨床試驗承接能力,吸引優質企業在滄開展藥物臨床試驗。
8月13日,在河北天成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大容量注射劑生產線,自動裝箱機械臂抓取注射劑進行裝箱。 本組圖片由本報記者戴紹志攝
推動產業協同發展、集群發展
8月11日,在京津冀·滄州生物醫藥產業園,裝貨大車來往穿梭,一派火熱運輸景象。
在位于產業園的河北廣祥制藥有限公司分析實驗室,記者看到,高效液相色譜儀高速運行,實驗室研發人員正在整理儀器實時傳輸的實驗數據。
“今年上半年,公司取得甲磺酸雷沙吉蘭、鹽酸利多卡因原料藥等9個新產品生產批件,產品品種向高端布局。”河北廣祥制藥有限公司董事長崔永斌說,目前,公司擁有原料藥品種35個,品種結構日趨高端化,拳頭產品咖啡因遠銷歐美市場。
經過近10年建設,京津冀·滄州生物醫藥產業園有北京企業36家、天津企業9家、河北企業12家,已投產原料藥產品近100個,初步形成“醫藥中間體+原料藥+制劑”產業鏈條。
“對于入駐京津冀·滄州生物醫藥產業園的企業,我們從項目簽約到開工建設,再到建成投產,都提供全程跟蹤服務。對發現的問題,積極協調解決,全面減少企業手續辦理時間和財力成本。”滄州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生物醫藥招商局局長劉帥說。
立足推進產業協同發展,滄州市持續完善產業鏈招商圖譜,明確產業鏈缺失環節及國內外重點企業,為產業鏈招商指明方向。在生物醫藥產業上游中間體、原料藥供給、醫藥包材、制藥設備等領域,推動延鏈、補鏈、強鏈各環節項目建設,逐步完善產業鏈條。
著眼打造臨港產業高地,滄州市支持滄州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加快發展化學合成藥物,圍繞“醫藥中間體+原料藥+制劑”產業鏈夯實創新鏈條,加快南開大學·滄州渤海新區綠色化工研究院、化學藥品公共實驗平臺、中試基地、河北省藥品醫療器械檢驗研究院滄州實驗室等創新平臺建設,吸引更多高端人才、重大項目、科技成果,加速新產品、新工藝開展科技攻關,提高綜合競爭力,打造國家級綠色原料藥基地。
為發揮集群集聚作用,該市還制定配套政策,著力發展生物材料、生物醫藥產業,統籌產業鏈上下游,圍繞原材料保障、加工制造、市場應用、二次開發等,開展產業鏈招商。同時,鞏固和放大原料藥制造優勢,積極承接京津生物醫藥產業轉移。
細分市場贏得更大發展空間
8月11日,記者來到位于滄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滄州四星聯合醫藥包裝有限公司。在預灌封注射器生產車間,記者看到,一支支預灌封注射器陸續走下生產線。
今年,人們在打疫苗的時候,不少人可能會發現,疫苗的藥物是被預先灌裝在注射器里的,醫護人員可以直接用來注射,與早些年相比,減少取藥和配藥過程,非常便捷。這種新型注射器,名叫預灌封注射器。
“現在,公司生產的預灌封注射器供不應求。我們每天都要加班生產,一天就要生產20萬支預灌封注射器。”公司副總經理王麗萍說。
2023年,滄州四星聯合醫藥包裝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國內首條預灌封注射器生產線投入運行。該生產線打破歐美發達國家設備技術及生產工藝的“卡脖子”制約,實現預灌封注射器生產全面國產化。
“預灌封注射器將傳統的藥瓶和注射器合二為一,集成藥物儲存和臨床使用兩大功能,是疫苗、生物制劑和高端醫藥產品的重要包裝形式和載體,被稱為藥品包裝領域的‘王者’。”王麗萍說,與國外同類設備相比,該生產線具有極大的競爭優勢。國外一條生產線價格約1.7億元,預灌封注射器年產能只有3000萬支,而且需提前26個月打款預訂;而他們研發的生產線,成本只有5000萬元,年產能可達1億支。
今年以來,立足推進企業融通發展,滄州市鼓勵和支持大型醫藥企業整合行業資源,做大企業規模;支持專業化和有特色的中小醫藥生產企業深耕細作,持續擴大細分市場份額,構建產業鏈上下游產品供需對接、域內外配套企業深度合作的良好生態。
越來越多的藥企在滄州扎根落戶,布局細分領域,挺進新賽道,贏得更大發展空間。(河北日報記者 戴紹志)
聲明:化學加刊發或者轉載此文只是出于傳遞、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認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電話:18676881059,郵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