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室溫磷光(RTP)材料因發(fā)光壽命較長,可以避免背景光影響,在顯示成像和信息防偽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由于有機分子單線態(tài)與三線態(tài)之間的系間竄越是一個理論禁阻過程,以及三線態(tài)激子容易被氧氣猝滅等因素,因此室溫下的長壽命磷光較難實現(xiàn)。為此,研究者們提出了結晶誘導、聚合反應和主客體摻雜等策略來設計并構筑RTP體系。其中,主客體摻雜體系可以避免繁瑣的合成步驟,制備方便而得到了廣泛的關注。特別是小分子主體體系,結構、能級等參數(shù)調節(jié)空間寬廣,開發(fā)潛力巨大。但是當采用有機小分子作為主體時,通常需要其保持晶體狀態(tài)來保護三線態(tài)激子。而晶體的生長不但條件苛刻,容易被破壞,而且難以適應例如曲面等應用場合需求。已報道的無定形有機小分子主體僅有膽甾醇,但是該類體系適用客體種類較少,主要為全氘代分子,并且磷光性能單一缺乏動態(tài)變化,因此迫切需要開發(fā)無定形類有機小分子主體,構筑無定形有機室溫磷光摻雜體系,拓展多功能的無定形有機室溫磷光材料。
近日,中山大學化學學院的池振國教授、楊志涌副教授研究團隊通過將4-溴-二苯甲酮和二苯基氧膦結合,設計合成了一類新型無定形有機小分子主體DPOBP-Br。該主體不但可以形成連續(xù)的透明無定形薄膜,而且可以作為一臺“三線態(tài)激子引擎”,激活摻雜在其中熒光客體的RTP。將各種類型的商用有機熒光分子(包括分子和離子,ACQ和AIE熒光材料,純碳氫分子和含雜原子、雜環(huán)分子等)按1%的質量比摻雜到主體DPOBP-Br中,通過簡單的加熱冷卻即可獲得室溫磷光性能各異的小分子無定形摻雜薄膜(圖1)。
圖1 無定形主體、熒光客體的分子結構及主客體摻雜體系示意圖。
研究發(fā)現(xiàn)摻雜體系中的能量轉移過程及重原子效應是其RTP產(chǎn)生的關鍵因素(圖3)。得益于DPOBP-Br和DPOBP兩個新型小分子主體強的ISC效率(> 95%),主體高效生成三線態(tài)激子,并通過能量轉移過程傳遞給熒光客體分子,促使客體分子發(fā)射室溫磷光。研究發(fā)現(xiàn)該無定形摻雜體系還能實現(xiàn)發(fā)光顏色的動態(tài)轉變,由無定形體系中基態(tài)氧的消耗與補充所控制,并且具有自恢復性。利用這類新型摻雜體系獨特的可逆的動態(tài)磷光性能,作者設計了同時具有時間和空間分辨特性的無定形防偽涂層。如圖2所示,利用一張由不同組分的帶狀涂層簡單組合成的8字密碼涂層,可以獲得具有兩個時間維度和一個空間維度的三重防偽材料:只有安裝給定的解密方式,即在規(guī)定的方向照射規(guī)定的時間并在關閉光源后規(guī)定的時間觀察,才能獲取正確的密碼信息。簡單來說就是一種新型的具有時空分辨的防偽方法,并且由于無定形體系可以方便地得到連續(xù)薄膜,這種透明防偽涂層還可以涂覆在各種曲面上,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
圖2基于無定形摻雜體系動態(tài)室溫磷光的具有時空分辨的防偽應用。
該研究成果不但提出了一個構筑無定形小分子室溫磷光體系的普適方法,同時還展示了室溫磷光的時空分辨多層次防偽加密應用,近期發(fā)表在Angew. Chem. Int. Ed.上,題目為“Dynamic Ultra-long Room Temperature Phosphorescence Enabled by Amorphous Molecular "Triplet Exciton Pump" for Encryption with Temporospatial Resolution”。中山大學化學學院博士后鄧皇俊是文章的第一作者,楊志涌副教授和池振國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該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杰出青年項目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yè)務費等項目的資助。
全文鏈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nie.202317631
聲明:化學加刊發(fā)或者轉載此文只是出于傳遞、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認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電話:18676881059,郵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