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表面活性劑(Lung surfactant)是位于呼吸道內表面的一層活性物質,其組織形式是由磷脂和少量蛋白質組成的磷脂單分子層結構,功能在于調節呼吸過程中肺泡的表面張力。在治療細菌性肺炎的過程中,抗生素分子往往與肺表面活性劑中的磷脂大量結合,從而降低藥物有效濃度,嚴重影響治療效果。然而,目前對藥物與肺表面活性劑相互作用機制的認識還很不清楚。
在本研究中,作者通過全原子分子動力學模擬、化學生物學和分子藥理學技術,揭示了多粘菌素分子跨越肺表面活性劑過程的熱動力學機制,并由此建立首個多粘菌素與肺表面活性劑相互作用的結構-活性關系模型。在此理論模型的指導下,開發出新一代候選抗生素藥物,實驗數據證明其在肺表面活性劑存在的條件下仍表現出優異的抗菌活性。本研究不僅豐富了藥物與肺表面活性劑相互作用的理論,同時也為預測霧化吸入藥物經肺表面活性劑的滲透能力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方法。
蔣緒愷副研究員專注于生物膜的結構功能及其與藥物互作的研究,近年來已建立細菌細胞膜、人腎臟細胞膜、人腸道細胞膜、人肺表面活性劑膜、膜蛋白等一系列生物膜系統的研究模型,相關成果發表于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2022、2023),Chemical Science(2021),Advanced Science(2020)等國際知名期刊。
本項目得到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山東省海外優青等項目的資助。
全文鏈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jmedchem.3c01497
聲明:化學加刊發或者轉載此文只是出于傳遞、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認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電話:18676881059,郵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