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資訊
在否定中前行,永葆進取之心——訪南京大學化學系79級校友傅和亮
來源:南京大學廣州校友會 2015-09-17
導讀:傅和亮,1979-1989年求學于南京大學,生化系博士,高級工程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廣東天普生化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全球最大人尿蛋白質生物制藥企業之一)。初見傅學長,就被他儒雅氣質所吸引,從胡適到張大千,從匡亞明到戴安邦,傅學長侃侃而談,深厚的文學修養讓人很難將其與嚴肅的生化博士頭銜聯系起來。學長言談幽默、謙虛、體貼,說到好玩的地方,吐吐舌頭的可愛表情與"霸道總裁"形象相去甚遠。下面我們以訪談的形式,與傅和亮學長聊聊關于南大、關于事業、關于人生的那些事兒。

您在南大讀了十年,可以請您簡單評價下我們南大和我們南大人嗎?我1979年進南京大學化學系,1983年化學系畢業,1986年有機(化學)專業碩士畢業,1989生化專業博士畢業,可以說對南大的體會很深。我覺得南大人非常務實、低調。我們的基礎學科做得很扎實。那時候上甘老師的基礎課,無機化學講得那么好,我們很自豪,課程教材都是老師自己編的。但我們多學科的融合、跨學科的發展尚有不足。我們自豪于扎實,同時也失去了一些復合、創新的機會。對于我們南大的學生,我一直認為,開拓、進取、活躍度還有待提升。我非常感謝母校的培養,在南大學到的知識對后來的工作、創業是非常有幫助的。我們當時學生少,與導師接觸機會多,老師無論在知識的傳授,還是做人的道理上都教會了我們很多。因此,我也想說,學校不在于規模有多大,而貴于精。您是生化系的博士,也是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您如何看待學者與創業者之間的轉換?對于技術人員的創業您有什么經驗可以分享嗎?我的博士論文,是從尿里提取尿激酶(注:主要用于血栓栓塞性疾病的溶栓治療),這也是南大值得自豪的技術。創業初期,我們公司把尿激酶的原料出口到國外。當時我就在想,憑什么我們只能做原料?為什么我們不繼續開發?老師給我們的是知識和技能,但我們不能只局限于這些。所以,我開始嘗試做尿激酶成品藥,實現了成品制劑的國內銷售。隨后我們又開發了另外兩個創新藥,填補了國家的空白。
在美國,很多高精尖的產品都由公司推出,中國恰恰相反,技術都在象牙塔里,很難把一個科研成果轉為市場成果。一個人學術的高低,需要社會去衡量。市場需要技術人員,社會需要復合型人才,科學技術的成功最終要市場檢驗。
那我們就具體談談創業,您認為一位優秀的企業家應該如何管理企業呢?首先應該注重團隊,學會分享,這是做現代企業的重點。我們不能獨占資源,要用激勵措施或股權共享把分享利益鏈串起來。這也是我對南大人最想說的話:單打獨斗的時代已經過去,我們要有團隊精神,不能孤芳自賞,任何人都是團隊的一份子,市場告訴我們,只有帶動更多的人和你一起,你才能成功。其次,要有清晰的戰略和共同的價值觀。挑選團隊成員要看終極目標是否一致。骨干層的戰略定位與價值觀一定要相同。我的團隊主力都是南大人,因為大家文化相同,配合更默契;再次是放手讓隊友去做,最可怕的是保姆式的領導。自己做得越少,部下越成熟,但前提是要有允許他們失敗和敢于擔當的胸懷;此外,時刻保持一顆敏感心,很多東西不是你的專長,我們可以通過別人、別處去獲得力量,從政治人物、企業家、市場中吸取進步養料;最后,基層要建立完善的培訓體系:企業文化的培訓、管理的培訓、技術的培訓等。年輕人希望成功,創業者渴望成功。成功的道路上,您有什么可以囑咐我們的嗎?對于年輕人,上進心、進取心、責任感是成功的關鍵。要學會否定自己、反省自己、說服自己,這樣才能打動別人,說服別人。年輕人都渴望成功,但如果不敢跨出固定的小圈子,不能戰勝自己,沒有顛覆自己的勇氣,就不可能成功。創新、責任、激情、誠信,對個人、對企業的成功都至關重要。創新,我們理科生的理解就是不斷開發新產品,但這只是具體形式。其實創新因人而異,關鍵在于怎么找市場差異化,怎么找技術與市場的結合點;責任,對個人、家庭、社會的責任,如果僅以渴望經濟上的成功做事情,這在短時間沒問題,但長期就會出問題。只有以責任為基礎去做事情,你才會成功;激情,激情代表什么,你們這個年齡的理解就是同學們干杯,不行拉出去干一場,這是一個階段性激情,當你把一輩子的追求轉變化為激情,變成一種動力,那就很可怕了;誠信,是一種契約精神,對于制藥行業,就是如何制造良心藥,給醫生和病人安全有效的藥物。一路走來,您肯定也經歷了不少挫折與磨難,您是如何對待和看待這些坎兒的呢?困難是每個人成長所必經的,要以積極的心態,進取的眼光看問題。今天的坎兒是為明天的成長提供的墊腳石,越過去了,就能一覽眾山小。我也經歷過失敗。我1994年創立天普公司,注冊資金400萬。2010年因為合伙人管理理念的原因,我將天普出售,當時公司的市值約28個億。很多人到了我這個年齡,回家把錢交給太太,就拿不出來了。但我很清楚我未來要做什么。2014年,我用1.2億資金注冊了一家公司,預計五年運營下來,公司市值將達50億。經歷這個過程,現在的我走得更從容,可以考慮過去的不足要如何規避?合伙人要如何尋找?公司現在的股權結構更清晰,治理結構更明確,我覺得更符合未來的價值取向。我相信,我未來仍然會做一家在中國很有影響力的制藥公司。未來20年,中國的醫藥行業將會像過去的房地產行業一樣,快速發展。健康產業是未來的第一大產業。我們要順應大勢而為。近年來,您分別發起和設立了高濟宇、戴安邦獎助學金與崇孝基金,這兩個獎學金都很特別,獎助學金是我校第一個學生捐錢,以老師名字命名的獎學金,而不像以往以設立者的名字或其所在機構命名。崇孝基金是首次以“孝”的名義設獎,您可以就這兩個獎項的設置和我們說說嗎?我不是一個偉大的人,只是我相信,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我只希望為母校做點事。我們每個人一點點,把愛心的雪球越滾越大,為后人做表率。至于命名,我們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掙了一些錢,但我們從情懷、從抱負、從人格魅力上,和老先生相比,相差太遠。他們的一生,才是推動中國進步的一生。他們的無私、坦然、對學生的用心是非常令人敬佩的。我的學生時代,最開心的就是在校園里碰到拄著拐杖的老先生,那是一件很溫暖的事。我尊重我的老師,他們為中國培養了一代代的優秀學生。通過設立這個獎助學金,讓大家來懷念他們。
注1:為紀念戴安邦院士對我國化學事業的貢獻,弘揚其對科研和教育事業的無私奉獻精神,傅和亮校友于2010年捐贈200萬元發起設立“南京大學高濟宇、戴安邦獎助基金”,資助品學兼優、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此獎助基金為開放式基金,自設立之日起,接受所有校友和社會各界捐贈。
注2:2014年本科生畢業典禮上,陳駿校長為畢業生做了題為《德行天下,孝暖人間》的講話。話題引起社會較大反響。隨后,由雨潤集團和傅和亮校友共同設立“崇孝基金”。用于獎勵南京大學堅守孝心、踐行孝義、弘揚孝道的全日制學生,資助學生社團開展尊老敬老活動以及其他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系列活動。
聲明:化學加刊發或者轉載此文只是出于傳遞、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認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電話:18676881059,郵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