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色盟,色婷婷AV一区二区三区之红樱桃,亚洲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网雨,中国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化學加!萃聚英才,共享化學!化學加,加您更精彩!客服熱線:400-8383-509

武漢紡織大學李曉霞和徐愛華團隊在高級氧化技術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來源:武漢紡織大學      2023-08-15
導讀:近日,武漢紡織大學化工學院李曉霞和徐愛華研究團隊在錳基催化劑活化過硫酸鹽的高級氧化技術研究中取得進展,最新成果以武漢紡織大學為第一單位發表在工程技術和環境科學領域知名期刊ChemicalEngineering Journal (中科院一區Top,IF 15.1),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中科院一區Top,IF 13.6)和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中科院一區Top,IF 11.1)上。該項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1978542)的資助。

image.png

改性催化劑的表面結構是促進過氧單硫酸鹽(PMS)活化的關鍵。本研究提出了一種淬火方法來有效修飾LaMnO3納米催化劑的表面化學性質,其中淬火得到的最佳催化劑對左氧氟沙星(LEVO)具有較高的催化降解性能。實驗結果表明,本征催化活性的提高與淬火引起的暴露面轉變和Cu/Co離子協同效應有直接關系。同時,密度泛函理論計算(DFT)進一步揭示了上述表面結構的修飾導致d帶中心上移,從而優化了PMS的吸附,使Mn位點和PMS之間的電子轉移更容易,從而促進了Mn4+的還原,提高了PMS活化和LEVO降解的催化活性。該研究為控制鈣鈦礦金屬氧化物催化劑的表面結構提供了新的思路,拓寬了淬火化學在非均相催化中的適用性。

image.png

相關成果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23, 145343)上發表,第一作者為徐愛華教授,通訊作者為趙帥奇博士和華南理工大學丘勇才教授。論文鏈接:https://doi.org/10.1016/j.cej.2023.145343。

image.png

了解氧空位(OVs)在賦予催化活性中的作用對于設計高效的高級氧化過程催化劑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在H2(MnO-H)和N2(MnO-N)氣氛下制備了不同OVs含量的MnO催化劑,并通過PMS活化研究了它們對乙酰氨基酚(ACE)的降解效率。與MnO-N和商用MnO相比,MnO-H由于具有較多的OVs而表現出最好的降解性能。密度泛函理論計算證實,與其他催化劑相比,具有更多OVs的MnO-H/PMS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更高的吸附能、更低的功函數和更高的電子轉換。MnO-H/PMS體系在pH 3.0 ~ 9.0范圍內穩定,具有良好的可回收性。這項工作將提供對OVs作用的更深入的了解,并鼓勵使用毒性較小的金屬氧化物作為選擇性降解的催化劑水體中的有機污染物。

image.png

相關成果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2023, 472, 145112)上發表,第一作者為AimalKhan博士,通訊作者為李曉霞教授。論文鏈接:https://doi.org/10.1016/j.cej.2023.145112。

image.png

高錳酸鉀(KMnO4)作為一種綠色無污染、低成本、使用方便的氧化劑廣泛應用于水處理領域,但對一些難降解污染物處理效率較低,如何提高KMnO4的氧化降解效率是目前研究的熱點。團隊首先探討了錳氧化物價態(MnO, Mn3O4, Mn2O3, MnOOH和MnO2)在活化KMnO4降解苯酚等污染物中的作用,發現MnO和Mn3O4等低價錳催化劑可被KMnO4氧化、活性較低,而在Mn2O3和MnO2等高價錳催化劑上,KMnO4可被穩定吸附,其相互作用可顯著促進降解反應的效率。相關成果以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23, 457, 131746)上發表,第一作者為碩士研究生馬璐,通訊作者為徐愛華教授。論文鏈接:https://doi.org/10.1016/j.jhazmat.2023.131746。

image.png

團隊還研究了二氧化錳的晶型對KMnO4活化效率的影響,發現其活性大小遵循以下規律α-MnO2> δ-MnO2> β-MnO2> γ-MnO2,并和這些催化劑吸附KMnO4的能力直接相關。進一步使用化學探針技術等多種手段分析了吸附態KMnO4的反應機理,發現隨著氧化電位的增強,其電子轉移能力顯著提高,但氧轉移能力下降。本文可為KMnO4多相活化的研究提供新的視角。相關成果在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23, 419,138325)上發表,第一作者為碩士研究生吳青虹,通訊作者為徐愛華教授。論文鏈接:https://doi.org/10.1016/j.jclepro.2023.138325。


聲明:化學加刊發或者轉載此文只是出于傳遞、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認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電話:18676881059,郵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