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藥監局官網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05月12日,南京圣和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化學1類創新藥品種「奧磷布韋片」(受理號:CXHS2000042)按照優先審評審批程序獲得NMPA批準上市。奧磷布韋片是國內首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NS5B抑制劑,屬于泛基因型慢性丙肝治療直接抗病毒藥物(Direct antiviral agent, DAA),與鹽酸達拉他韋聯用,治療初治或干擾素經治的泛基因型成人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可合并或不合并代償性肝硬化。
奧磷布韋片(SH229片)聯合鹽酸達拉他韋片具有明顯臨床價值
在一項納入326位受試者的單臂、開放性、多中心III臨床試驗中,采用與歷史對照進行優效性比較的單組目標值法設計,全部受試者接受了奧磷布韋(600mg,每日1次)聯合鹽酸達拉他韋(60mg,每日1次)治療,服藥周期為12周。完成治療的受試者在治療結束后第4周和第12周接受隨訪。在治療結束后第12周隨訪時HCV RNA 低于定量下限(LLOQ)的受試者,將在治療結束后第24周進行額外隨訪。主要療效指標為治療結束后12周時獲得持續病毒學應答(SVR12)的受試者的比例。
治療期:在治療期第4周時,92%的受試者獲得了RVR4(治療4周時HCV RNA低于最低定量下限的受試者比例);在治療期結束(第12周)時,100%的受試者獲得了ETVR(治療12周時HCV RNA低于最低定量下限的受試者比例);
治療結束后隨訪期:在治療結束后第4周時,98%的受試者獲得了SVR4。在治療結束后第12周時,98%的受試者獲得了SVR12,其中GT3型受試者SVR12為95%(GT3a SVR12 94%,GT3b SVR12 100%)。治療結束后第24周時,在治療結束后12周基礎上未新增復發受試者。
現有泛基因型丙肝治療手段療效對比
與國內目前已批準上市的三款泛基因型丙肝藥物組合(索磷布韋/維帕他韋、格卡瑞韋/哌侖他韋和鹽酸可洛派韋/索磷布韋)相比,圣和藥業自主研發的奧磷布韋片/達拉他韋片聯用方案在GT3型丙肝患者(特別是GT3b型丙肝患者)中表現出了更優秀的病毒學應答率。與現有治療手段相比,奧磷布韋/達拉他韋具有更顯著、更重要的治療效果,可替換現有治療手段,從增加國內丙肝患者治療方案的角度,該藥物是對現有治療手段進行的重要補充。
丙肝成為全球性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疾病
丙肝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乙類傳染病。據世衛組織統計,全球現有1.7億人感染丙肝,我國感染者高達1000多萬,每年新發20多萬。根據2019年衛健委疾控中心的2016年至2019年的統計數據,丙型肝炎在甲乙類共33種傳染病的發病率中位列第四、死亡率位列第五。
2016年第69屆世界衛生大會通過了首份《2016-2021年全球衛生部門病毒性肝炎戰略》,設定了“到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作為重大公共衛生威脅”的總目標。為貫徹落實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精神和《“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部署,進一步加強我國病毒性肝炎防治工作,助力實現全球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公共衛生危害目標,衛計委(2018年3月改組為衛健委)、發改委、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現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等十一個國家部委于2017年10月聯合印發《中國病毒性肝炎防治規劃(2017-2020年)》(國衛疾控發〔2017〕53號)。《規劃》的制定和有效實施,進一步加強了我國病毒性肝炎防治工作,新發感染病例有減少趨勢,但仍處于高位。2021年衛健委聯合科技部等九部門制訂并印發《消除丙型肝炎公共衛生危害行動工作方案(2021-2030年)》。《工作方案》為全面落實國家丙肝防治措施和保障措施提出了具體的行動目標。2022年5月,第75屆世界衛生大會通過了《2022-2030年全球衛生部門關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和性傳播疾病行動計劃》,對2016年大會通過的關于消除病毒性肝炎策略進行了修訂,不僅提出了更具體的目標,更在國家層面給出了可量化指標。
盡管從政策層面有了更明確、具體的指導意見,實現2030年消除丙肝公共衛生危害目標依然任重道遠。目前,國內急需療效更優、價格更具備競爭力的丙肝治療產品以達成消除丙肝的目標。奧磷布韋片的上市將給國內丙肝患者提供更多、更優的治療選擇,進一步降低丙肝流行水平,加速達成世界衛生組織2030年消滅病毒性肝炎的目標。
關于圣和藥業
圣和藥業成立于1996年,是一家集新藥研發、藥品生產和自主學術推廣于一體的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公司從新藥研發起步,長期堅持實施產品研發創新戰略,著力研發整體生態系統建設,實現活性物質發現、生物篩選、基礎臨床預實驗等相互匹配,致力于成為抗腫瘤、抗感染系統疾病領域的領先者。
圣和藥業現擁有一條包括30余個在研新藥品種的產品管線,其中10余個新藥正在進行臨床試驗。未來,圣和藥業將持續保持占銷售收入20%以上的研發投入力度,著力于滿足患者的臨床需求,讓更多患者受益。
聲明:化學加刊發或者轉載此文只是出于傳遞、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認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電話:18676881059,郵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