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由上海市經信委、市科委、市科創辦指導,寶山區人民政府主辦,化學加網協辦執行的上海市首屆合成生物產業高峰論壇—“2023上海合成生物產業高峰論壇”在寶山南大智慧城成功舉辦。中科院趙國屏院士、清華大學陳國強教授、北京大學雷曉光教授、波士頓大學劉平華教授及國內眾多頂級科學家云集,3家合成生物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和華師大實驗室領軍人物齊聚。上海市經信委副主任劉平,上海市科創辦專職副主任陳堯水,寶山區委書記陳杰,寶山區委副書記、區長高奕奕,寶山區副區長翟磊以及市、區相關委辦局領導出席會議。華恒生物、微構工場、賽默飛等百余家企業,上海國際商會、上海市海外經濟技術促進會、凱德投資、復健資本等60多家協會和投資機構參會。(點擊觀看直播回放:直播 | 2023上海合成生物產業高峰論壇 )
創新聯合 打造產業集聚新高地
“上海市合成生物創新聯合體”在論壇上宣布啟動。據悉,作為一種聯合創新機制,聯合體將整合科研、產業、人才、資金等創新要素,推動行業龍頭企業、國內外優勢高校、科研院所、新型研發機構等創新主體協同聯動,打造高效協同的創新生態圈,將對加速合成生物學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合成生物學技術應用、形成產業集聚、壯大產業集群等方面起到推動作用。“借助創新聯合體的框架,高校、企業、科研機構能實現資源互補、信息互通”,聚維元創生物科技公司負責人李承從麻省理工畢業后回國創業,相中的正是最熱門的合成生物賽道。他們以秸稈為原料,生產出高品質的葡萄糖碳源,目前擬將公司總部落戶上海。李承直言,創新聯合體作為“創新粘合劑”在產業鏈中能發揮重要作用。以被視為“第二硅谷”的波士頓為例,不少高校借助創新聯合體這一載體建設,在研發端構筑起獨特的創新優勢。
“合”而為“生” 全產業鏈深度布局
當日下午舉行的“圓桌論壇”,從產業、技術、投資三個角度,聚焦合成生物產業的發展方向、科技成果轉化中的痛點、投資機遇等問題進行了探討,為上海合成生物產業的未來發展碰撞火花。
寶山區是上海市合成生物產業布局最早的區域。2021年8月南大地區掛牌了全市首個合成生物產業園,構建綜合性總部研發基地,已注冊落地合成生物企業20多家,布局產業鏈前端。依托寶山現有原代細胞分離培養技術、酶工程技術、細胞工廠與生物合成技術等平臺企業,布局產業鏈中端。圍繞生命健康、化學品、材料、能源等領域,全力加快合成生物技術在寶山全域涉及生命健康、食品與農業、材料與能源、美妝個護、化工品替代、環境與可持續發展領域的應用研究,實現合成生物技術從科研成果到產業化的落地,布局產業鏈后端。
寶山深入推進研發合作,與多家院士團隊達成共建產業創新研究院等源頭創新性科研設施和技術平臺初步合作意向。重點布局合成生物公共實驗室,針對細分方向布局產業研究院、共享GLP實驗室、技術創新服務平臺等功能性平臺,形成開放共享的創新策源、轉移轉化環境。
金融賦能 全域打造產業應用區
本次合成生物產業高峰論壇為充分促進產學研對接轉化,還專門安排了投融資對接會。活動現場,聚維元創生物、迪贏生物、新鎂生物等公司以路演形式與多家金融投資機構進行了深度溝通交流。
據悉,50億規模的寶山區級產業引導基金已正式成立運作,每年將定向孵化若干個合成生物項目。此外南大公司通過戰略合作的形式,借助社會資本出資2000萬元參與到深圳先進院的合成生物基金“星博生輝”最新一期的基金擴募中,促進深圳先進院外溢項目落地南大。
寶山主動融入上海大局,瞄準生物醫藥、新材料、能源環保等領域的高附加值應用場景,全域打造產業應用區。把培育發展合成生物產業作為實現區域經濟“換道超車”的重要方向,著力打造“1+2+X”的合成生物產業三大功能區布局,實現企業“技術需求-專業服務-成果轉化-產業發展”的有效貫通和融合。加快搭建“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產業化+人才引領+金融支撐+政策扶持”的創新發展生態體系,形成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融合發展的新局面。
本次論壇是一場科學家、企業家和投資家齊聚一堂的盛宴,旨在匯聚專家智慧,搭建交流平臺,與會嘉賓圍繞合成生物學與化學生物前沿進展、合成生物技術與制藥以及制造技術的未來發展趨勢交流碰撞,從而推動合成生物產業“新賽道”高質量發展。
寶山區副區長翟磊表示,寶山區在全市率先布局合成生物產業,取得初步成效。將充分發揮合成生物在產業變革中的作用,以合成生物基礎設施建設為支撐,以創新發展和轉型升級為驅動,完善合成生物生態要素,加速合成生物技術與應用場景深度融合,打造合成生物經濟創新高地,為新時期寶山區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勁動力。
聲明:化學加刊發或者轉載此文只是出于傳遞、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認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電話:18676881059,郵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