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大學藥學院天然藥物及仿生藥物全國重點實驗室曾克武/屠鵬飛教授團隊在國際學術期刊Advanced Science上發表了題為“Allosteric Activation of Transglutaminase 2 via Inducing an ‘Open’ Conformation for Osteoblast Differentiation”的研究論文,深入闡明了天然活性分子毛喉素(forskolin)調控骨代謝進而治療骨質疏松的分子靶點及作用機制。
毛喉素是源自傳統藥用植物毛喉鞘蕊花(Coleus forskohlii)的代表性活性成分。課題組針對毛喉素具有良好抗骨質疏松的作用特點,深入探索并揭示了其直接作用靶點,研究結果有助于從源頭上闡明其分子藥理機制,同時對于抗骨質疏松創新藥物的研發也具有重要科學價值。
在“中藥化學生物學”思想的指引下,課題組利用毛喉素為分子探針,從小鼠前成骨細胞MC3T3-E1中“鉤釣”到直接作用靶點為谷氨酰胺轉移酶2(TGM2)。機制研究發現,毛喉素可以通過直接作用于TGM2的催化核心結構域,誘導靶蛋白變構,提高其活性,進而促進下游線粒體能量合成通路的激活,促進成骨細胞分化,最終發揮抗骨質疏松的作用。該研究成果揭示了天然活性分子毛喉素調控骨代謝的獨特分子藥理機制,同時也為抗骨質疏松的創新藥物研發提供了新視角與新思路。
曾克武研究員為本論文的通訊作者,屠鵬飛教授對該研究進行了關鍵性指導,碩士生楊倬為論文的第一作者,北京大學藥學院天然藥物及仿生藥物全國重點實驗室為第一單位。該工作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的資助。
論文鏈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vs.202206533
-------------------------------------------
曾克武,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入選教育部高層次人才計劃。長期從事天然活性分子探針的發現與藥物靶標鑒定研究,提出“中藥化學生物學”學科新概念,以通訊/第一作者在PNAS,Sci Adv,Adv Sci,ACS Cent Sci,ACS Nano,STTT,EBioMedicine等國際學術期刊發表研究論文53篇,研究成果入選2017年度“中國十大醫學進展”及2022年度“中醫藥十大學術進展”,申請發明專利11項,承擔基金委、科技部、國際合作等科研課題12項,目前擔任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中國藥理學會等12個學術團體的理事、委員和青年委員等職務。
屠鵬飛,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和首批岐黃學者。承擔了國家和省部級項目70余項。成功創制有效部位新藥2項,獲得新藥證書4個。以通訊作者在PNAS、Nat Comm等國際知名期刊發表論文335篇,著作14部,授權專利68項。研究成果以第一完成人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教育部和中華中醫藥學會等部級科技成果獎一等獎5項,并獲得2016年度“全國脫貧攻堅獎創新獎”、“全國最美生態公益人物”和2017年度“全國創新爭先獎獎狀”和“吳階平醫藥創新獎”等榮譽。
聲明:化學加刊發或者轉載此文只是出于傳遞、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認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電話:18676881059,郵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