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干細胞科學領域,以趙揚、鄧宏魁為通訊作者、北京大學作為第一完成單位,發表在《細胞》雜志封面的《一個類似胚外內胚層(XEN)的狀態介導了化學重編程過程中體細胞向多潛能性干細胞的轉變》;
DOI: http://dx.doi.org/10.1016/j.cell.2015.11.017
來自表觀遺傳學領域,以湯富酬、喬杰為通訊作者、北京大學作為第一完成單位,發表在《細胞》雜志封面的《人類原始生殖細胞的轉錄組和DNA甲基化組概觀》;
DOI:http://dx.doi.org/10.1016/j.cell.2015.05.015
來自基因編輯及結構領域,以王艷麗為通訊作者、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作為第一完成單位,發表在《細胞》雜志的《CRISPR-Cas系統PAM依賴的新間隔序列獲取的結構及分子機制》;
DOI:http://dx.doi.org/10.1016/j.cell.2015.10.008Bacteria
來自癌癥及RNA研究領域,以宋爾衛為通訊作者、中山大學作為第一完成單位,發表在《癌細胞》雜志封面的《細胞漿中與NF-κB相互作用的長非編碼RNA NKILA通過調控IκB磷酸化抑制乳腺癌轉移》;
DOI: http://dx.doi.org/10.1016/j.ccell.2015.02.004
來自植物科學領域,以種康為通訊作者、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作為第一完成單位,發表在《細胞》雜志封面的《COLD1基因賦予水稻耐寒性》。
DOI: http://dx.doi.org/10.1016/j.cell.2015.01.046
入選的5家年度機構分別是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山大學和復旦大學。
據了解,此次評選基于中國科學報社與美國細胞出版社合作出版的《科學新聞》“2015中國科學家與Cell Press”特刊。該特刊收錄了92篇發表在《細胞》雜志及子刊中以中國內地為第一完成單位的高水平科研論文,并對取得這些研究成果的中國科學家的科研經歷及其團隊進行系統介紹。
中國科學報社作為第三方評審,特邀細胞出版社部分審稿專家及國內外知名生命科學專家,從入選“特刊”的論文中遴選出年度論文。同時,綜合了各研究機構收錄在“特刊”中論文的數量及相應期刊的國際影響力,一并遴選出了“2015中國年度機構”。
此次“特刊”及相關活動,是國際頂級學術期刊與中國期刊的再次深度合作,進一步加強了雙方多層次、多領域信息交流,拓寬了生命科學研究的傳播途徑和傳播方法,構建了高水平國際學術期刊交流與合作的平臺,也為中國科學報社與美國細胞出版社未來開展多領域的全面戰略合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據悉,2015年中國科學家在《細胞》及其子刊上發表論文的“成績”穩中有升,繼續保持了較大的發展后勁。中國生命科學領域“表現不俗論文”的數量保持明顯上升的趨勢,本土性原創的科學研究的數量和質量也穩步提升。入選“特刊”的論文中,有多篇成果備受關注,在生命科學領域引起不小的“波瀾”,凸顯出中國科學家對全球生命科學領域的貢獻度有明顯提升。
來源|科學網 編輯|化學加
官微 化學加 2016-1-23同時發出
投稿合作郵箱:cs@huaxuejia.cn
聲明:化學加刊發或者轉載此文只是出于傳遞、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認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電話:18676881059,郵箱:gongjian@huaxuejia.cn